沿途儘量晝伏夜出,避開城鎮,減少暴露風險。
南下的路程遠比預想的艱難,部隊多是北方人,不習慣南方潮濕氣候和水網地形。
許多人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非戰鬥減員嚴重。
更麻煩的是,東晉方麵似乎有所察覺,加強了江北地區的巡邏和盤查。
幾次險些與晉軍遭遇,全靠墨離的情報網,提前預警才得以避開。
經過半個多月的艱難行軍,部隊終於抵達漢江北岸。
這裡是預定的會合點,一個名為烏林的小漁村。
站在漢江邊,幾乎所有北方將士,都被這浩瀚江麵震撼了。
他們見過黃河的洶湧,但漢江的寬闊浩渺,還是超出了想象。
“這...這怎麼過得去?”一個士兵喃喃道,語氣中帶著絕望。
江麵寬闊,波濤洶湧,晉軍戰船來回巡邏,防守嚴密。
偶爾有民間小船試圖渡江,都被晉軍攔截檢查。
冉閔麵色凝重,他料到渡江不易,但沒想到如此困難。
“必須儘快渡江,否則一旦被晉軍發現,後果不堪設想。”李農憂心忡忡。
董猙提議:“不如強攻一個渡口,搶船渡江?”
墨離搖頭:“太冒險,晉軍水師強大,我們缺乏水戰經驗,強攻無異送死。”
雷暴道:“我聯絡了一些,水寨朋友……”
“但他們都不敢,公然與官府作對,隻願暗中提供,少量幫助。”
看來隻能智取,不能強攻。
冉閔下令部隊隱蔽在,烏林附近的蘆葦蕩中,同時派人與周撫聯係,尋求幫助。
周撫很快派人回信,桓衝已得知有北方軍隊南下,加強了對江防的管控。
但他可以提供一些渡船,並建議從上遊一處,水流較緩的河段夜渡。
風險很大,但彆無選擇。渡江前夜,冉閔召集眾將,做最後部署。
“渡江後,我們首先占領,南岸的竟陵城。”
“那裡守軍不多,且周撫有人在內接應。”冉閔指著地圖。
“占領竟陵後,迅速向荊襄腹地推進,迫使桓衝分兵來戰。”
“同時,”他看向墨離,“立即與成漢聯係,要求他們,按約定出兵施壓。”
墨離點頭:“使者已準備好,渡江後立即出發。”
慕容昭提醒:“將士們多是北方人,不習水性,渡江時恐有意外。”
“我已準備了一些,防暈船的藥物,但效果難料。”
冉閔沉聲道:“顧不了那麼多了。今夜子時,準時渡江!”
是夜,月黑風高,正是渡江良機。
在周撫提供的向導帶領下,部隊悄悄向上遊移動。
那裡果然水流較緩,且有一片茂密的蘆葦叢,可做掩護。
十幾條小船,靜靜停在岸邊,這是周撫能提供的全部運力。
每次隻能渡百餘人過江,全軍渡完,需要整整一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前鋒營先渡,占領南岸灘頭,建立防禦。”
冉閔下令,“中軍營次之,後援營最後。”
董猙率黑狼騎率先渡江,小船在波濤中搖晃,許多北方將士麵色蒼白,強忍嘔吐。
所幸晉軍巡邏船剛過,下一班還需半個時辰。
第一批,順利抵達南岸,發出安全信號。
第二批、第三批...渡江行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然而,就在第四批渡江時,意外發生了。
一條小船,因超載和操作不當,在江心翻覆!
船上十餘名士兵落水,雖然儘力撲救,仍有幾人被江水衝走。
落水士兵的呼救聲,在靜夜中格外刺耳,很快引起了,晉軍巡邏船的注意!
“有情況!”晉軍戰船上響起警報,數艘戰船向事發地點駛來。
“加快渡江速度!”冉閔當機立斷,“已經過江的部隊,準備迎戰!”
渡江行動,頓時緊張起來,小船來回穿梭,儘可能多運士兵過江。
晉軍戰船,越來越近,箭矢已經開始射來!
“用弩箭還擊!”董猙在南岸下令,黑狼騎用強弩射擊晉軍戰船,但效果有限。
晉軍戰船高大,且有防護,弩箭難以造成致命傷害。
更糟糕的是,大批晉軍正從竟陵方向趕來,南岸灘頭即將麵臨,兩麵夾擊!
“天王!您先過江!”李農急道,“我來斷後!”
冉閔搖頭:“我最後一批走。李農,你帶中軍營過江,加強南岸防禦!”
危急關頭,北岸突然響起喊殺聲!
原來雷暴的山寨武裝及時趕到,從側翼襲擊了增援的晉軍!
“雷寨主來得正好!”冉閔大喜,“全軍加速渡江!”
在雷暴部的掩護下,渡江速度大大加快。
當最後一批士兵即將登船時,晉軍主力已經逼近北岸。
“天王快走!”雷暴大吼,“我老雷斷後!”
冉閔深深看了雷暴一眼:“保重!”隨即登船離去。
雷暴率山寨武裝拚死抵抗,為渡江爭取時間。
這些熟悉地形的山寨好漢,利用蘆葦蕩與晉軍周旋,且戰且退。
天明時分,大部分冉閔軍,已渡過漢江。
但雷暴及其部下,落入了晉軍重圍,生死未卜。
占領南岸灘頭後,冉閔不顧疲憊,立即揮師進攻竟陵。
守軍措手不及,加上周撫內應,打開城門,竟陵很快被攻占。
占領竟陵後,冉閔立即做三件事。
第一,加固城防,準備迎接桓衝的反撲。第二,開倉賑糧,收攬民心。
第三,派使者前往建康,表明“借地休整,共抗胡虜”的立場。
然而,東晉朝廷的反應,出乎意料的激烈。
第四幕建康憂
冉閔軍渡江南下的消息,傳到建康,朝野震動。
東晉皇帝司馬曜,緊急召集大臣議事。朝堂上,主戰派與主和派爭論不休。
宰相謝安神色平靜,但內心憂慮,他早就料到,北方勢力可能南下。
但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而且是名聲在外的“殺胡天王”冉閔。
“冉閔悍勇,但畢竟是北傖武夫,豈容他在江南撒野!”
權臣王國寶率先發聲,“應立即命桓衝,派兵剿滅!”
尚書令王導,卻持不同意見:“冉閔雖粗鄙,確是抗胡英雄。”
“今主動來投,若拒之門外,恐寒天下漢人之心。”
“不如招安,令其駐守北疆,為我屏障。”
王國寶冷笑:“王公何其天真!冉閔這等梟雄,豈甘為人之下?”
“今日招安,明日就可能反噬!”
雙方爭論不休,司馬曜年輕缺乏主見,隻能眼巴巴看著謝安:“謝愛卿以為如何?”
謝安沉吟片刻,緩緩道:“冉閔來意不明,不可輕下結論。”
“當下之急,是加強建康防務,同時命桓衝謹慎應對,不可輕易開戰。”
他心中另有算計,冉閔南下,固然是威脅,但也可能是,製衡桓衝的機會。
桓衝據荊襄,兵強馬壯,已有尾大不掉之勢。
若冉閔能在,荊襄立足,或可牽製桓衝。
於是東晉朝廷,做出矛盾的決定,一方麵調集軍隊,加強防禦。
另一方麵,派使者與冉閔接觸,試探其真實意圖。
冉閔對東晉使者的到來毫不意外,他隆重接待使者,言辭謙恭。
表示“願為江東屏障,共抗胡虜”,但拒絕交出兵權。
幾輪接觸後,東晉朝廷對冉閔的態度,分為三派。
以王國寶為首的強硬派,主張武力剿滅。
以王導為首的懷柔派,主張招安利用,以謝安為首的務實派,則主張觀望待變。
就在東晉朝廷,舉棋不定時,西線傳來緊急軍情。
成漢李勢,果然出兵東進,攻打巴東地區!
桓衝不得不,分兵西援,減輕了冉閔的壓力。
冉閔抓住機會,迅速擴大控製區,接連拿下幾座城池。
他嚴令部隊紀律,禁止擾民,與當地豪強合作,逐漸站穩腳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危機也隨之而來。一天,慕容昭急匆匆找到冉閔:“天王,軍中爆發瘟疫!”
冉閔大驚:“怎麼回事?”慕容昭麵色凝重:“似是江南特有的濕熱疫。”
“將士們水土不服,抵抗力下降,極易感染。已經有多人病倒,傳播極快。”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冉閔為瘟疫焦頭爛額時,墨離帶來更壞的消息。
“東晉朝廷,已達成共識,決定武力解決我們。”
“桓衝正在集結兵力,不日即將來攻!”
內憂外患同時爆發,冉閔軍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
更糟糕的是,成漢李勢得知東晉大軍來攻,竟然按兵不動,顯然是想坐收漁利。
“背信棄義的小人!”董猙怒不可遏。
冉閔卻異常冷靜:“早就料到,李勢不可靠。
“為今之計,唯有死守竟陵,等待轉機。”
但轉機在哪裡?兵力懸殊,瘟疫蔓延,糧草有限...似乎已陷入絕境。
就在這時,一個意外消息傳來,北方的慕容恪病重!
慕容俊與慕容泓可能決裂,慕容燕國內戰,可能要爆發!
整個北方局勢,瞬間大變。
冉閔立即召集眾將:“機會來了!慕容馬上內亂,無暇南顧。”
“我們可借此說服東晉,證明我們的價值!”
他親筆修書給謝安,陳述利害,若東晉與冉閔軍合作…
可趁慕容內亂北上收複失地,若自相殘殺,隻會讓胡虜得利。
同時,慕容昭提出,一個大膽建議:“我可嘗試治療瘟疫。”
“江南瘟疫與北方不同,需用特殊藥材。若能治好瘟疫,必收收獲民心。”
冉閔全力支持,慕容昭帶領醫療隊日夜研究,終於找到治療瘟疫的藥方。
她公開施藥,不僅救治軍中將士,也救治當地百姓,大大改善了與民眾的關係。
謝安接到冉閔的信後,深思良久。
終於說服司馬曜改變策略,暫緩軍事行動,改為招安談判。
東晉使者,再次來到竟陵,這次態度明顯緩和。
雙方開始就冉閔軍的地位、駐地和糧餉等問題,進行談判。
談判艱難,但總算有了,和平解決的希望。
然而,就在談判進行時,一個意外事件,改變了一切。
桓衝部下一個將領,擅自出兵,襲擊竟陵外圍陣地。
雖被擊退,但激怒了,冉閔軍中的強硬派。
董猙等將領要求報複,冉閔極力壓製,但內部矛盾一觸即發。
更糟糕的是,成漢李勢見有機可乘,突然加大攻勢,直逼江陵!
東晉朝廷大驚,急令桓衝全力西援,竟陵方向的壓力驟減。
冉閔抓住這個機會,一邊繼續與東晉談判,一邊悄悄擴張勢力。
夜幕降臨,冉閔獨自登上竟陵城頭,南望建康方向,心中感慨萬千。
南下之路,遠比想象的艱難,但總算在江南,站穩了腳跟。
前路依然凶險,但隻要堅持下來,就有希望。
“天王,有江北消息。”墨離悄然走近,“雷暴寨主還活著。”
“他帶領殘部,在江北繼續抵抗慕容鎮,並送來一份厚禮。”
“什麼禮物?”
墨離遞上一麵旗幟:那是慕容鎮的帥旗!顯然,雷暴部取得了重大勝利。
冉閔接過旗幟,眼中閃過欣慰之色。
“傳令下去,將此旗懸掛城頭,讓所有人都看到:漢家軍,不可侮!”
旗幟在竟陵城頭升起,迎風招展。
南望建康,北思中原。冉閔知道,這場博弈才剛剛開始。
本章完)
喜歡漢障不臣土請大家收藏:()漢障不臣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