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下金陵
長江,這條孕育了,江南繁華的巨龍。
此刻成了冉魏孤軍,通往生存或是毀滅的,疾馳通道。
東南風正勁,鼓滿了船帆,加上順流而下的水勢。
整個船隊,如同離弦之箭,以驚人的速度,向下遊飛馳。
樓船破開,深色的江水,濺起丈許高的浪花。
冉閔依舊釘子般,立在艦首,玄甲上凝結了一層,細密的水珠。
他不再眺望遠方,而是微微閉目,感受著風勢、水速,計算著行程。
他的心神,已與這支船隊、與這場瘋狂的賭博,融為一體。
慕容昭守在他身旁,纖手緊緊抓著船舷。
指節因用力而發白,望著兩岸,飛速倒退的模糊山影。
心中充滿了,對未知的恐懼,以及對身邊這個男人,決絕意誌的震撼。
船艙內,氣氛壓抑而緊張。
大部分北方籍的士兵,不適應水上的顛簸,嘔吐聲此起彼伏,但沒有人抱怨。
他們緊緊抱著,自己的兵器,靠在艙壁上,利用這難得的時機,恢複體力。
他們知道,登陸之後,等待他們的,將是更加殘酷的戰鬥。
董猙的黑狼騎,分散在各條艨艟和走舸上。
這些習慣了,馬背的勇士,此刻也隻能,強迫自己適應波濤。
他們負責警戒,船隊兩翼,如同狼群護衛著主體。
墨離如同一道陰影,出現在冉閔身後,聲音透過風浪傳來。
“陛下,照此速度,明日黃昏前,可抵建康以西的采石磯。”
“沿途哨卡雖有驚動,但皆被快速清除,消息應未大規模傳開。”
“隻是……越靠近建康,江防勢必越嚴。”
冉閔睜開眼,眼中寒光一閃:“無妨!要的就是快!快到讓建康來不及反應!”
“傳令下去,全軍戒備,隨時準備接戰!”
“遇有小股水軍攔截,不必糾纏,以弓弩火箭驅散,全速前進!”
命令被迅速傳達下去,船隊沉默地航行。
隻有風帆鼓蕩、浪濤拍岸、以及槳櫓劃水的單調聲響,彙成一往無前的決死氣勢。
他們如同一柄淬火的匕首,沿著長江這條動脈,直插東晉的心臟。
東風烈,送的不是周郎的凱歌,而是冉閔這支哀兵的催命符。
亦或是……驚世逆轉的序曲?
第二幕:亂象生
冉閔竭力隱匿行蹤,但一支數千人的船隊順流東下,終究無法完全避開所有耳目。
次日午後,當船隊掠過,蕪湖附近江麵時。
終於遭遇了,第一支像樣的東晉水軍巡邏隊,數艘體型較小的“赤馬舟”。
東晉水兵,驚恐地發現,這支打著陌生旗號船隊。
魏軍倉促間,未及更換全部旗幟,部分船隻仍掛著,東晉或江夏水師的旗幟。
他們試圖,上前盤問攔截,然而回應他們的……
是樓船和艨艟上,突然爆發的密集箭雨,以及綁縛著油布的火箭!
戰鬥短暫而激烈,魏軍雖不擅水戰,但憑借船體優勢,以及一股悍不畏死的氣勢。
很快將這幾艘,赤馬舟射成了刺蝟,燃起熊熊大火。
有晉軍士卒,跳水逃生,但生還者寥寥。
然而這一次,消息再也無法,完全封鎖。
蕪湖守軍,看到了江上的火光和濃煙。
快馬如同接力般,沿著江岸驛道,瘋狂地向東傳遞警訊!
當關於“不明大規模船隊強闖江防”、“疑是江北潰兵或流寇”的消息傳入建康時。
這座都城先是陷入了一種茫然的寂靜,隨即,恐慌如同決堤的洪水,瞬間爆發!
市井坊間,流言以驚人的速度,傳播、變形。
“不好了!胡人打過來了!是冉閔!冉閔的軍隊坐船來了!”
“已經到蕪湖了!明天就到京口了!守軍敗了!江防被突破了!”
米價再次瞬間飆升,店鋪紛紛關門歇業。
百姓們拖家帶口,湧向城門,試圖出逃。
卻與奉命關閉城門、戒嚴街道的軍隊,發生衝突。
哭喊聲、叫罵聲、嗬斥聲,混成一片。
秦淮河上的畫舫,慌不擇路地靠岸,歌姬樂工四散奔逃。
往日繁華的朱雀巷、烏衣巷,此刻亂作一團,車馬擁擠,踐踏事件時有發生。
這座承平已久的帝都,其脆弱的內裡,在這突如其來的“東風”麵前,暴露無遺。
第三幕:台城驚
警訊傳入台城,東晉宮城如同投下了一顆炸雷。
司馬曜正在張貴人的服侍下,飲用“安神湯”。
聞訊後,藥碗“啪”地,摔得粉碎,渾身劇顫。
臉色慘白如紙,竟直接,癱軟在龍榻上。
語無倫次地嘶喊:“護駕!快護駕!遷都!即刻遷都會稽!”
珠簾後的褚太後,也是花容失色,強自鎮定。
連聲催促內侍,速召丞相謝安,及眾大臣入宮議事。
王國寶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他眼中閃過一絲驚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