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李默跟眾人聊天的時候,就有一個青年人進來了。
王明明急忙起身,那青年人進來之後,目光就掃過李默和劉明凱。
不過王明明解釋了一下兩人的身份,為了表示身份可信,還說了李默是她學校的老師。
那人走進來還跟李默聊了一會天,對李默訪問的主題做了一番補充。
李默很有耐心,還給他發了香煙,劉明凱則是一直在記錄。
“你記得內容能不能給我看看,我還沒看過這種記錄。”
青年人很是自來熟的樣子,找劉明凱伸手要記錄。
劉明凱一愣,他淡淡地說道:“這有什麼好看的,這裡麵都是我私人的東西。”
青年人就顯得有些無賴了,他纏著劉明凱:“給看看唄,這有什麼好藏的。我這個人天生就是好奇,不給看我就跟著你們啊。”
青年人都是笑著說的,不過顯然已經盯上了劉明凱。
李默淡淡一笑:“人家想要學習,小劉你就給人家看看吧。”
劉明凱見狀,一臉不耐煩將筆記丟給青年人。
青年人翻了翻,發現裡麵的內容全部都是關於課題“城鄉接合部產業變遷”的內容。
反複翻了一遍,青年人就把筆記還給了劉明凱:“不好意思,我這個人就是好奇心大。”
青年人在劉明凱肩膀上拍了拍,然後就離開了。
從他的做派來看,典型就是村子裡麵的混混。
劉明凱一臉怒意,不過這個怒意也是裝的。
原來在來之前,李默就提過,關於拆遷的內容,他們聽了之後回去整理,不要引起人懷疑。
李默深知,這樣的一個城鄉接合部的位置,之所以一年多沒有人能把這裡拆了。那麼這裡麵,肯定是有深層次原因的。
僅僅就是賠償什麼的,沒那麼簡單。
的確,城中村存在混雜產權與滯後規劃的問題,既有原村民的宅基地,又夾雜著早年改製破產的國營工廠生活區,還散布著一些鄉鎮企業發展時期建設的、手續不全的廠房。這種“一地多製”的局麵,讓統一的拆遷補償方案幾乎無從下手。
不過這些問題是能夠一一解決的,不至於導致個個都是釘子戶。
李默早就猜到,這裡麵肯定是有比較棘手的人物。
這些人或黑或白,影響力肯定很大。
從剛剛這個青年混混的表現來看,李默並沒有猜錯。
這裡麵是有人在乾擾拆遷,而且還是有組織有紀律的。
劉明凱這一臉怒意,一半也是裝出來的。
果然他這麼一裝,王明明趕忙解釋:“劉哥不要生氣,剛剛那個人是馬老板的人。馬老板在村子裡麵開了一個采石場,村子裡麵不少人都是跟他後麵乾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