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裡的氣氛徹底變了。
如果說之前大家還帶著技術人員的審慎和懷疑,那現在,每一個人的眼神裡,隻剩下了狂熱的崇拜。
餘宏環視一周,將所有人的表情儘收眼底,鋪墊已經夠了,最後一擊的時機已經到來。
他走到那個負責算法的年輕技術員麵前,對方緊張地站直了身體。
“至於你說的控製問題。”餘宏的語氣變得柔和了一些:“我不會要求你們現在就去開發什麼人工智能,那不現實。”
他轉身,在白板上畫了一個示意圖。
一張由中心向外輻射的網絡。
“我們用最簡單的中心節點式分布算法。”
“把長征號上的主計算機,當作整個蜂群唯一也是最強的中心大腦。”
“它負責所有的戰區態勢分析、威脅等級判斷、和目標分配,這些複雜的戰略層麵運算。”
“而每一個潛航器,它們隻是節點,是延伸出去的手和眼睛。它們的機載芯片,不需要做複雜思考,隻需要被寫入幾個固定的最基礎應激反應程序模塊。”
餘宏一邊說,一邊用筆點著。
“比如,寫入偵察模式:保持靜默,沿預定路線搜索,發現目標特征碼後,立刻通過量子鏈路上傳數據。”
“寫入騷擾模式:貼近指定目標,開啟電子乾擾器。”
“或者……”餘宏的筆尖,重重地點在了圖上一個模擬的敵艦位置上:“寫入攻擊模式:接受到母巢傳來的最終攻擊指令和目標信息後,解鎖保險,以最大航速……撞過去。”
他抬起頭,掃過整間會議室裡一張張瞠目結舌的臉。
“不需要人工智能,這些蜂,它們不需要思考。”
餘宏的話,一錘定音。
“長征號潛艇,就是它們意誌的全部,而我們,就是賦予長征號意誌的人!”
轟!
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
用最高端的硬件冗餘,去彌補最低端的軟件智能不足。
用一個強大的中心大腦,去指揮一群構造簡單的機器工蜂。
這思路,簡單,粗暴,卻有效到了極點!
它完美地繞開了當前國內在軟件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最大短板,將所有優勢全部集中在了硬件製造這一環節上。
而有了餘宏提供的那些超前工業母機,這恰恰是351廠最強的長項!
這一刻,橫亙在眾人麵前的最後,也是最高大的那座技術高山,被餘宏用最舉重若輕的方式,徹底鏟平了!
死寂再次降臨。
但這次的死寂中,不再有任何迷茫疑慮。
錢振華緩緩地坐回椅子裡,又緩緩地站起身。他整理了一下自己那身洗得發白的藍色工作服,將最上麵那顆風紀扣扣好。
他對著餘宏,用他這一生中最標準的姿勢,鄭重地敬了一個軍禮。
“餘總師!”他的聲音洪亮,帶著從未有過的決絕。
“請您放心!請中樞放心!”
“兩百二十五天!彆說是第一批十二枚,就是您要二十四枚、四十八枚……我們351廠,不!我們整個項目組,就是把骨頭磨成粉,也一定給您造出來!”
嘩啦啦一聲。
會議室內,其餘十幾位專家、主任、技術員,全部跟著站了起來。
他們挺直了胸膛,一道道熾熱如同火焰般的目光,全部彙聚到了餘宏的身上。
不需要再有任何廢話。
最硬的骨頭已經啃下,剩下的就隻是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