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餘總師,三號測試品,所有模塊自檢完成,電池電量百分之百。”錢振華拿著一個數據麵板,大聲報告。
“開始吧。”
指令下達,一名技術員操作著小型吊機,將支架上的三號潛航器緩緩吊起,放進車間角落裡一個巨大的室內深水測試池中。
噗通一聲輕響,水波蕩漾。
暗灰色的潛航器迅速下沉,消失在深藍色的池水中。
車間另一頭,一個獨立的控製室裡,餘宏親自坐到了控製台前。
控製台比J20的駕駛艙還要簡潔,隻有一個高分辨率的顯示屏,一個三軸控製搖杆,以及幾個功能按鈕。
顯示屏被分成了四個區域。
左上角是潛航器頭部攝像頭傳回的實時畫麵,水下探照燈開啟,池底白色的瓷磚清晰可見,水流的微小波動都沒有讓畫麵產生任何抖動。
右上角是多模式聲呐的瀑布圖,無數代表著水池壁和其它設備反射回來的雜亂信號,如同暴雨般傾瀉而下,但在餘宏寫入的算法過濾下,幾個關鍵數據被清晰地提取並標記了出來。
左下角是姿態數據,深度、航向、速度、舵角偏轉、電池餘量,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右下角,則是一副高精度的水池三維地形建模。
餘宏的手指,搭在了那個金屬質感的三軸搖杆上。他沒有做花哨的動作,隻是向前輕輕一推。
屏幕上,速度顯示從0,穩定地上升到5節。
聽潮1號如同池中的一條遊魚,尾部的泵噴推進器在水中劃開一道無聲的渦流,靈活地繞過了池底預設的幾個障礙物。
餘宏的手腕輕微轉動,潛航器立刻做出一個側傾回旋,接著一個大幅度的急速下潛,再猛地上浮,全程姿態穩定,行動軌跡如同程序設定般精準。
“聲呐模擬功能。”餘宏下達指令。
控製員立刻在旁邊的輔助電腦上敲下命令。
控製台的瀑布圖上,突然多出了一個強度極高的虛假信號源。
這個信號源的聲紋特征,被完美地模擬成了毛熊維克托級攻擊核潛艇的聲音。
如果在真實的大海裡,任何聽到這個聲音的鷹醬聲呐兵,都會瞬間拉響最高戰鬥警報。
“切換,光學偽裝。”
潛航器表麵的吸波塗層下,微小的電極改變了塗層的光學折射率,讓它的顏色開始與周圍的藍色池水融為一體。肉眼看去,它就像憑空在水裡變得模糊不清。
測試一項接一項進行。
錢振華和其他研究員緊張地記錄著每一組數據,臉上的表情從最初的擔憂,逐漸轉變為狂喜,最後化為深深的敬畏。
完美。
每一項功能,都達到了,甚至超越了餘宏最初的設計指標。
這不僅僅是一個玩具,這是一件前所未見的,即將徹底顛覆海戰規則的藝術品。
最後,餘宏的食指按下了控製台上那個醒目的紅色按鈕。
攻擊模式。
潛航器頭部側麵的蓋板滑開,伸出了一對小巧但鋒利的撞角。
同時,屏幕上的速度數字開始瘋狂飆升。
5節、10節、20節……很快就突破了40節的極限衝刺速度!
暗灰色的影子在水池裡拉出一條長長的白色水線,攜帶著一往無前的決絕,重重地撞向了池子另一頭一塊厚達10厘米的靶船用特種鋼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