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連載三百零五)_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 > 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連載三百零五)

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連載三百零五)(1 / 1)

西城土豆出山記

星期四下午的陽光透過窗戶斜斜地灑進辦公室,林小華正埋首於一堆文件中,眉頭微蹙。作為縣政協的一名工作人員,他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社情民意信息。突然,電腦右下角的qq圖標閃爍起來,是“西城縣政協社情民意群”的消息提示。

“各位委員,雙河鎮2萬畝土豆獲得了大豐收,但村民們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沒有銷售渠道,大量土豆堆在地裡賣不出去,眼看就要爛掉了。”政協委員楊曉慧在群裡發了一條消息,還附上了幾張照片——田間地頭堆成小山的土豆,農民們愁眉不展的麵容。

林小華立刻坐直了身體,打開了qq群裡的照片,仔細查看那些照片。照片中,一位老農蹲在土豆堆旁,粗糙的手掌撫摸著土豆,眼神裡滿是無奈。林小華的心猛地揪了一下,他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在農村看到村民辛勤耕種的日子。

“這情況太讓人揪心了!”餐飲界政協委員孫少林馬上回複,“我們餐飲協會可以聯係收購一部分。”

“我們學校食堂也需要,可以優先采購本地農產品。”教育界的陳曉雅也加入了討論。

群裡頓時熱鬨起來,委員們紛紛出謀劃策。林小華的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記錄著每一條建議。他的眼睛越來越亮,一個想法在腦海中逐漸成形。

“各位委員,這不僅僅是雙河鎮存在的問題。”林小華在群裡發言,“據我了解,我縣多個鄉鎮都種植土豆,可能都麵臨同樣困境。我們需要一個係統性的解決方案。”

他立刻拿起電話,撥通了幾個鄉鎮的聯係人。半小時後,他得到了初步反饋——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今年氣候適宜,全縣土豆普遍豐收,但外地收購商來得少,價格被壓得很低,許多農民寧願讓土豆爛在地裡也不願賤賣。

林小華深吸一口氣,揉了揉太陽穴。窗外,夕陽的餘暉漸漸褪去,辦公室的燈光顯得格外明亮。他打開文檔,開始撰寫《讓土豆豐產又豐收》的社情民意信息。鍵盤聲在安靜的辦公室裡格外清脆,他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必須立即摸清全縣土豆產量,建立銷售信息庫……電視台要加大宣傳力度……工商聯可以組織義賣活動……”林小華一邊寫一邊喃喃自語,仿佛在與自己討論。寫到關鍵處,他不自覺地站了起來,在辦公室裡來回踱步,思考著每一個細節。

林小華寫完反複核對之後,就把社情民意信息交給政協新一任秘書長鄭澤民審核。看過之後,鄭澤民簽署了報送意見,立即交由陳主席審核。陳主席看過之後,馬上簽署“同意報送”四個字。

第二天一早,這份帶著油墨香的社情民意信息就擺在了縣委書記文尚武的案頭。文書記剛開完早會,額頭上還帶著細密的汗珠。他拿起文件,眉頭漸漸皺起。

“小劉,把農業局蔣局長叫來。”文書記對秘書說,手指指了指那份社情民意信息,“還有宣傳部的劉部長和工商聯的王主席,下午三點開個緊急會議。”

當天下午的會議上,文書記將林小華的建議逐條分解落實。“農業局必須在兩天內摸清全縣土豆產量;宣傳部安排電視台立即跟進報道;工商聯馬上策劃義賣活動。”文書記的聲音鏗鏘有力,“這不是一般的農產品滯銷問題,關係到千家萬戶農民的生計,必須特事特辦!”

三天後,全縣土豆產量的數據出來了——1.5億公斤,這個數字讓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與此同時,縣電視台的采訪車已經跑遍了各個鄉鎮。晚間新聞裡,農民們站在成堆的土豆旁,黝黑的臉上寫滿焦慮。

“我家種了二十畝土豆,往年能賣七八萬,今年連兩萬都賣不上。”一位老農對著鏡頭說,粗糙的手指無意識地搓著一顆土豆上的泥土,“再賣不出去,就隻能看著它們爛掉了。”

這段畫麵播出後,縣裡的熱線電話被打爆了。許多市民表示願意購買“愛心土豆”,幫助農民渡過難關。

周六清晨,鳳凰廣場上人頭攢動。紅色的橫幅“西城縣愛心土豆義賣活動”在晨風中輕輕擺動。工商聯的工作人員早早搭好了攤位,一袋袋剛從地裡挖出來的新鮮土豆整齊碼放。林小華和政協乾部也來到了現場,他卷起袖子,幫著搬運土豆,給土豆過秤。

“大家排好隊,不要擠!”工商聯王主席拿著擴音器維持秩序,“土豆供應充足,保證每個人都能買到。”

市民們排起了長隊,有提著菜籃子的老太太,有帶著孩子的年輕夫婦,還有穿著製服的機關單位采購人員。餐飲企業的代表們更是開著貨車前來,一車車地拉走土豆。

“給我來五十斤!”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大爺掏出錢包,“我兒子在城裡開小飯館,我讓他多用咱們本地的土豆。”

“我們學校訂兩千斤,給孩子們加餐!”一位戴眼鏡的女教師遞上采購單。

林小華站在一旁,看著這熱鬨的場景,心裡甭提有多開心。他的手機不斷響起,是各鄉鎮負責人發來的好消息——訂單越來越多,土豆開始有銷路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義賣活動第二天,情況更加火爆。《安城日報》記者陳明曦帶著攝影記者來到現場,鏡頭捕捉到了感人的一幕幕:西城縣美食協會的廚師們現場支起大鍋,烹製各種土豆美食,香氣四溢;小朋友們手捧熱乎乎的土豆餅,吃得滿嘴油光;農民代表握著采購商的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林主任,能采訪您一下嗎?”陳明曦找到正在幫忙稱重的林小華,“您是怎麼發現這個問題的?”

林小華擦了擦汗,有些不好意思:“這沒什麼,是我們政協委員應該做的。關鍵是縣委縣政府反應迅速,各部門通力合作,還有廣大市民的愛心支持。”

第十天,當最後一批土豆被裝上貨車運往外地時,林小華接到了雙河鎮三柳村村主任的電話:“林委員,我們村的土豆全賣出去了!價格比往年還好!村民們非要我謝謝您……”電話那頭,村主任的聲音有些哽咽。

林小華站在辦公室窗前,望著遠處連綿的青山,長舒一口氣。陽光照在他的臉上,映出一個欣慰的笑容。

一周後,《安城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陳明曦的長篇報道《小土豆,大愛心——西城縣多方聯動破解農產品滯銷難題》,特彆提到了政協社情民意信息在其中起到的關鍵作用。

縣委書記文尚武特意召集縣四大家領導召開座談會。會議室裡,文書記環視眾人,目光炯炯有神:“這次土豆銷售工作的成功,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四大家領導不分排名先後,關鍵是在各自範圍內發揮好作用,加強協作交流。”

他轉向林小華,微微點頭:“特彆是政協的同誌,能夠敏銳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建議,這種主動作為的精神值得學習。”

林小華有些局促地站起身:“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建議我們建立長效機製,不僅解決眼前問題,更要預防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說得好!”文書記拍板,“農業局牽頭,建立一個農產品產銷對接平台,實現信息共享。宣傳部加強農產品宣傳推廣,工商聯組織更多產銷對接活動。”

會議結束後,林小華走出縣委大樓。夕陽西下,天邊的雲彩被染成了金紅色。他的手機又響了,是妻子陳雪兒從西江鎮老家打來的。

“小華,我在電視上看到你了!”陳雪兒的聲音裡滿是自豪,“村裡人都說,咱們縣裡的乾部真是為老百姓辦實事!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

林小華笑著掛斷電話,步履輕快地走向自行車棚。他知道,這隻是開始,還有更多的工作等著他去做。但此刻,他的心中充滿了力量,就像那些終於走出大山的土豆一樣,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和方向。

喜歡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請大家收藏:()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簽到完美世界:我的寶術自己修煉 妖女哪裡逃 寶可夢:從大嘴娃開始 神煌 重生後我靠空間門玩遍世界 守寡後,我逼瘋了滿朝文武去種田 長生贅仙:我在修真界開枝 侯府棄子的仵作手冊 獄魂殤 狀元郎的掌上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