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收獲之後的天氣與作物處理_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 > 第387章 收獲之後的天氣與作物處理

第387章 收獲之後的天氣與作物處理(1 / 1)

晨露在倉庫的竹席上凝成細珠,沾在耐鹽禾的穀粒上,反射著初升的陽光,像撒了一層碎銀。經過一夜晾曬,穀粒的表層已乾燥發硬,內裡卻還保留著恰到好處的溫潤——這是“陰乾”的最佳狀態,正如《異域糧譜》“儲糧篇”中所說:“外乾內潤,久儲不腐”。寶兒用竹製的篩子輕輕晃動穀粒,篩掉細小的雜質和破碎的穀殼,篩孔的大小經過精確計算,剛好能漏下碎屑卻留住完整的穀粒。她在《收獲日誌》的續篇裡寫道:“穀雨十四日,耐鹽禾穀粒初曬完畢,晴熱持續,宜加強通風”,字跡旁畫著一個打開的陶缸,缸口架著竹編的透氣蓋。

“夫人,早熟麥的麥粒有些發潮了!”哈桑抱著裝滿麥粒的木盤跑進倉庫,盤底的麻布上印著淡淡的濕痕,“陳老漢說後半夜的露水比往常重,雖然架高了木架,還是有點返潮,您看這麥粒表麵,摸著發黏!”他說得沒錯,抓起一把麥粒湊近鼻尖,能聞到淡淡的黴味,與昨日乾燥的麥香截然不同。倉庫角落裡的濕度計顯示,淩晨時分濕度曾升至六成,而此時雖已降至三成,但麥粒吸附的潮氣並未完全散去,用指甲捏麥粒,能感到比昨日柔軟了些許。

陳老漢蹲在木架旁,讓人將麥粒重新攤開,厚度比之前減了一半,“這麥粒就像貪嘴的孩子,見了露水就忍不住多吸幾口。”他指揮農人們用竹製的長柄耙輕輕翻動麥粒,每翻一次就停下來觀察麥粒的狀態,“翻得太勤會磨掉麥皮,太懶又散不了潮氣,一個時辰翻一次正好。”半個時辰後,重新攤曬的麥粒表麵漸漸乾爽,黴味消失,用手揉搓,能聽到麥粒相互摩擦的清脆聲響,與未返潮的麥粒彆無二致。

王晏之的幕僚帶著新製的“揚穀扇”來到曬場,這是用竹篾和木板製成的工具,搖動時能產生定向的風,將穀粒中的輕雜質吹走:“按大人的意思,這揚穀扇要在正午陽光最烈時使用,此時空氣乾燥,風力能發揮最大作用,比人工揚穀效率高五倍。”工匠們安裝好扇葉,哈桑自告奮勇上前搖動,扇葉轉動產生的風將耐鹽禾的穀粒吹得分層,飽滿的穀粒落在近處,空殼和碎屑則被吹到遠處,在地麵形成清晰的界限,“這風比自然風穩多了,分的真清楚!”哈桑擦著額頭的汗,興奮地喊道。

正午的陽光將曬場的地麵烤得滾燙,耐鹽禾的穀粒含水量已降至安全線以下——陳老漢取來幾粒穀粒,放在牙齒間用力一咬,發出清脆的“哢嚓”聲,穀粒碎成均勻的小塊,沒有黏牙的跡象:“可以裝缸了!”農人們用陶盆將穀粒舀進陶缸,每裝三盆就停下來用木杵輕輕壓實,“壓實了能減少缸裡的空氣,讓穀粒睡得更安穩。”陶缸的內壁早已用艾草灰擦拭過,灰層能進一步吸收潮氣,缸口的竹編蓋也留著細密的透氣孔,既能防蟲害,又能讓少量空氣流通。

午後的天空掠過幾片雲彩,帶來短暫的陰涼,曬場的溫度下降了兩度。農人們趁著這個間隙開始處理野慈姑的球莖,將陰乾的球莖按大小分級:直徑超過三寸的放在陶缸裡,準備作為食物;直徑不足三寸的則單獨放在竹筐裡,留作明年的種子。“這留種的球莖得挑表皮光滑、沒有傷痕的,就像給孩子選玩伴,得挑健康結實的。”陳老漢拿起一個球莖,用手指輕輕按壓,檢查球莖的硬度,“硬實的球莖才有活力,軟塌塌的肯定長不出好苗。”

野慈姑的球莖分級完畢,農人們用荷葉將食用的球莖層層包裹,每包十斤,再放入陶缸中,缸底鋪著乾燥的稻草,“荷葉能保持球莖的水分,稻草能隔潮,這樣儲存的球莖能放到冬天。”哈桑邊包裹邊說,他的動作輕柔,生怕碰傷球莖的表皮,“陳老漢說,球莖的表皮就像人的皮膚,破了就容易生病,得小心保護。”包裹好的球莖在陶缸裡碼放得整整齊齊,缸口用木板蓋嚴,木板上又壓了塊石頭,防止老鼠和蟲子進入。

傍晚的風帶著涼意吹進倉庫,農人們開始盤點收獲的作物:耐鹽禾的穀粒裝滿了三十個陶缸,比預期多了十個;早熟麥的麥粒經過篩選,飽滿的有兩百多斤;野慈姑的球莖作為食物的有五百多個,留種的有兩百多個。“今年的收成真是不錯!”王晏之看著賬本上的數字,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些作物不僅能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還能為來年的種植積累經驗。”他讓人將這些數字抄寫下來,張貼在倉庫的牆上,供大家查看。

夜幕降臨,倉庫裡的油燈亮起,農人們圍坐在一起,開始編織裝糧食的麻袋。麻線是用今年新收的麻杆製成的,韌性十足,編織時每一針都拉得很緊,“這麻袋得結實,不然裝糧食時容易破。”陳老漢手把手地教年輕的農人們編織技巧,他的手指粗糙卻靈活,麻線在他手中穿梭,很快就織出了一片整齊的紋路,“編麻袋就像過日子,一針一線都得用心,才能安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黎明時分,露水再次覆蓋曬場,農人們已經將所有的作物都處理完畢。耐鹽禾的穀粒在陶缸裡安靜地躺著,早熟麥的麥粒也裝缸封存,野慈姑的球莖則各得其所。曬場空了出來,隻剩下散落的少量碎屑,在晨露中閃著微光。農人們拿起掃帚,將曬場打掃乾淨,為下一季的晾曬做好準備。

寶兒在《收獲日誌》上寫下:“收獲後的晴熱天氣為作物處理提供了便利,精準控製晾曬、分級、儲存的每一步,才能確保作物的質量。”她合上日誌,看著倉庫裡整齊排列的陶缸和竹筐,心中充滿了成就感。這些作物承載著農人們的汗水和智慧,也承載著泉州百姓的希望。

倉庫外的田埂上,陳老漢帶著幾個老農查看土地的情況,商量著秋收後該如何翻耕、施肥,為明年的種植做準備。“今年的土地出力不少,得好好補補。”陳老漢用鋤頭挖起一塊土,放在手心仔細觀察,“這土得深翻,讓陽光殺殺裡麵的蟲子,再施些農家肥,明年才能長出更好的莊稼。”

陽光漸漸升高,照在倉庫的屋頂上,也照亮了遠處的田野。新的耕種計劃在農人們的心中醞釀,收獲的喜悅還未散去,對未來的期盼又已升起。倉庫裡的作物安靜地儲存著,等待著在合適的時機,為人們提供能量和營養,而農人們則在休息之後,又將投入到新的勞作中,周而複始,延續著與土地的約定。

喜歡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後逆襲大律師 Pk時代前沿 死黨變身後,我練刀的手抖了 桃花村小傻醫 洛杉磯五金店的多麵人生 路人,但相親到了大院高乾子弟 我男生,拿了最佳女演員獎 玄學直播間:這屆鬼怪太難帶了 重回1955活出自我 眷族太瘋狂,竟背著我吊打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