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古積眼見己部被狗蠻子們團團包圍,立刻命令左右各派二三十名巴牙喇衝開一條通道,供所部突出重圍。
不光是碩托,久經沙場的哈爾古積也預感到情況不妙,按理說狗蠻子根本就不經打,用護軍發動一次衝鋒,他們的步陣就得被衝垮。
結果眼下對方倒是被逼得步步後撤,陣型也早已混亂不堪,但距離全線潰敗,乃至被己方順勢掩殺還很遠。
更重要的是,對方可以源源不斷地從山上獲得援兵,衝下山的狗蠻子是越來越多,層層疊疊,不計其數。
護軍阿禮哈超哈)與護軍哨兵葛布什賢超哈)都是鑲紅旗中的精銳,可不是這個消耗法。
要是麾下這三百來巴牙喇死傷大半的話,鑲紅旗此次便無法救援旅順了,那貝子爺不敗也敗了,狗蠻子不勝也勝了。
“轟~!”
“啊……”
炮響之後,從對麵傳來十幾個巴牙喇的慘叫聲,伊達軍的鐵炮足輕部隊不光有鐵炮,還抬來了兩門虎蹲炮。
對準衝過來的巴牙喇就是兩炮,在不足十步的距離,簡直對不可一世的巴牙喇們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縱然身披三層甲,也被瞬間打穿了,距離虎蹲炮口最近的一個巴牙喇,連人帶馬都被打成了篩子。
巴牙喇們根本就想不到狗蠻子可以忍到最後才放炮,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今番遭遇了,也來不及後悔了。
伊達軍跟上杉軍都來自本州島的北部,隻不過伊達家的封地比上杉家更加靠北和偏遠,仙台是出了名的窮地方。
來自仙台的武士和足輕無一不是好惡鬥狠的角色,因為伊達家的封地麵積是上杉家的五倍有餘,然而石高卻還不到兩倍。
所以可想而知,這地方有多窮了。
不當兵就沒活路,當兵不發狠就賺不到錢。
可以說伊達軍是比上杉軍更加凶猛的角色,好不容易出一趟國,自然要拚命賺錢才行。
“混帳!給我衝~!”
帶隊的巴牙喇見到自己的坐騎已經不行了,立刻從地上爬起來,惡狠狠的命令手下,今番死也要給牛錄章京衝開一條活路。
“殺!”
餘下的十幾名巴牙喇都放棄了長槍,拔出了鋒利的腰刀。麵對上百名狗蠻子,毫無畏懼地發動了衝鋒。
就在這時,忽然從步陣裡丟出來數十個小型陶罐,每個隻有巴掌那麼大,躲閃不及的巴牙喇們隻能對其進行劈砍。
陶罐很容易被鋼刀劈開,但裡麵的夜色液體瞬間就大量濺到了盔甲上,弄得巴牙喇們都是不明所以。
但是他們旋即就知道這玩意是火油,因為對方射出了火箭!
“啊……”
一些身上被濺到大量黑水的巴牙喇的甲胄開始燃燒起來,火勢越來越大,一時半會兒還難以破滅。
“後撤!武士上!”
鐵炮足輕正在裝填彈藥,隻能用長槍足輕先行抵擋一會兒,但伊達軍的足輕大將也看出了問題所在。
這些清兵身披重甲,連火炮都難以將其擊斃,隻能通過短兵相接的方式將其擊殺,所以武士們就派上了用場。
頭戴鬼麵的武士從足輕陣線的縫隙裡魚貫殺出,由於人員密度太大,難以施展,隻能放棄了長度較大的薙刀,拔出了武士刀作為近戰兵器。
倭人普遍矮小,武士們除了比足輕強壯一些之外,身高也不會過於突出,單挑清軍的巴牙喇完全不占上風。
不過武士都會劍道,對於劍道裡墊布打法都是駕輕就熟,這是最為凶悍的攻擊戰術,能給敵人造成相當大的衝擊。
戚少保在《紀效新書》中說:倭喜躍,一迸同蹦音,即爆發)足則丈餘,刀長五尺,則丈五尺矣。我短兵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
墊布打法簡單地說就是左腳蹬地,右腳借力向前跨一大步,越擊距離可達三米,也就是戚少保所說的一丈。
被襲者以為自己與對方還有一段距離才會接戰,實際上由於使用了墊布打法,就是眨眼的一瞬間,武士的刀就會落到被襲者的頭頂!
“啊……”
巴牙喇們今番便看到了這種盛況,衝過來的“狗蠻子”在約一丈距離的時候便飛到了半空,然後對他們發動了異常淩厲的攻勢。
“當……”
眼見對方的刀就要從自己頭頂砍下,巴牙喇們隻能本能一擋,算是勉強接下一招,用於勢大力沉,被巨大的反作用力打了一個趔趄,有的更是直接做到了地上。
修煉劍道並不需要多強的體力,反而是可以鍛煉人的注意力、判斷力和爆發力。而且劍道最重視“一閃”,即一擊必殺!
在墊步打法的幫助下,處於人數優勢的伊達軍的武士們瞬間便化解了巴牙喇們發動的攻勢,然後便向對方發動了更為猛烈的反擊。
對於這種先是飛到半空,再兜頭蓋臉劈下來的打法,巴牙喇們都是頭一次遇到,而且一時半會都難以適應,他們之前遇到的狗蠻子,都完全沒用過這種招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即便這樣,巴牙喇們也不甘示弱,還想擊殺對麵的“狗蠻子”。但是一打一的話,巴牙喇或許還能逞威,但一打三,一打四,他們也隻有被動挨打的份了。
三四個武士圍攻一名巴牙喇,連續發動墊步爆擊,這對巴牙喇的體力來說,就是一次極大的考驗,因為每次墊步劈砍,武士都會用足力氣。
巴牙喇能用腰刀擋住,那便可以,擋不住的話,恐怕脖子上的玩意就得被對方硬生生地削掉一半了……
在戰場上,千招會不如一招熟,就這麼一招,處於人數極大劣勢的巴牙喇們便難以做出有效應對。
等第一名武士劈砍動作完畢,連給巴牙喇們反擊的時間都沒有,第二名武士就已經飛到了半空。
巴牙喇們被武士們死死擋住,想要靠近鐵炮足輕,繼而殺出一條生路,都是已經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護軍牛錄章京哈爾古積看到了兩邊都陷入了泥潭,便再派出了一百名巴牙喇,隻有不斷投入兵力,才能改變戰場上的被動態勢。
但不論是伊達家還是酒井家的兵力都不少,前者出征八百人,後者也有六百人,其中武士就占了四成。
伊達軍派出兩百名武士便足以對付五十個巴牙喇了,四打一再打不贏的話,那還不如切腹自儘好了,有何臉麵回到本土?
加上上杉家出征的九百人,三家合計約兩千三百人,便將哈爾古積的三百多巴牙喇給死死擋住了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