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先過去,路上看到三輪車就喊過來,弟妹,你帶我老哥去大食堂,我順便把老蔡一起接上。"
李國慶騎上自行車,急著先去大食堂填飽肚子。
"李哥兒,你先走,我們在原地等三輪車。"
徐慧真看著人走遠,才對關山說道:"關大哥,李哥兒這人其實心地不錯,隻是做事情有點……"
"不講道理吧,看出來了。"
關山學會搶答了,他對人的觀察很敏銳,隻是剛才看錯了他的年紀。
"您看出來了,那可彆跟他計較,否則最後吃虧的是您。"
徐慧真深有體會,早就不再跟李哥兒講道理,反而對他百依百順,這樣就不會吃虧了。
"老蔡,你好像對古董很感興趣啊。"
李國慶已經接上了老蔡,還帶著徐靜平,理兒正在幼兒園全托班讀書。
"確實挺感興趣的,我父親在世時不讓做飯,給我講了很多曆史知識,都跟收藏古董有關。"
蔡全無沒有追問李哥兒是從哪裡聽來的,他對此毫無辦法。
"很好。"
李國慶當然知道古董能賣大價錢,但他懶得自己收集,直接養肥了再賺,豈不是更好?
很快來到前門大食堂,已經過了飯點,他在後廚喊了一聲:"老何,先去二樓包間。"
"好嘞!"
何大清趕緊出來,見弟弟抱著孩子來,意識到可能有事發生。
進了包間後,李國慶開口道:“老何,老蔡,那個,我找到了你們失散多年的堂哥。”
“什麼?堂哥?”兩兄弟一臉疑惑,他們從未聽聞還有這麼一位親戚。
何大清認真回想,自己家中並無叔叔,更彆說堂哥了。
蔡全無也說道:“我父親也沒提過這種事!”
“這個事兒有些曲折,我在來的路上遇到了徐慧真……”李國慶將事情解釋清楚,隻見這兄弟倆瞬間愣住。
“哦,原來我家祖先竟是清朝的稅官,怪不得我家傳承的菜是譚家菜,是我奶奶教給父親,再由父親傳給我的,看來我奶奶當年是給當官的做飯的。”
何大清終於明白,自家世代貧農,卻為何會有宮廷菜的技藝。
蔡全無也恍然大悟,難怪父親能娶到母親,原來是有文化的人。
李國慶提醒道:“一會兒老關就到了,你們私下相認就好,表麵上不要提及。
畢竟他身份有些特彆,老何家三代貧農的標簽還得保持。”
“對,私下認親就好。
他應該快到了,我們去門口接他吧。”
何大清從小父親便不在身邊,因此格外看重能認下這位親戚。
“去吧,我在這兒等著,你讓光軍多加兩個菜,待會兒讓老關請客,彆收慧真的錢。”
李國慶沒問陳雪茹,因為絲綢店有時會送飯過去,她不一定過來吃,所以這事就不用讓她知道了。
沒過多久,老、中、青三人同時進來,三張一模一樣的臉龐讓氣氛有些詭異。
“老關,我沒騙你吧,你們就像從鏡子裡走出來的一樣。”
“沒錯,不用開口就知道是親戚,一個祖宗的後代。”
心中暗想,剛才你還稱呼我‘老爺子’,現在就變成‘老關’了?
坐下後邊吃邊聊,桌上隻有兩道葷菜,其餘全是素菜,主食是二和麵,但有酒,倒也愜意。
“老關,你兒子早早出國,算是明智之舉。”
李國慶對古董不感興趣,唯獨對老關手中的琺琅小碗頗為心動,但他知道,這東西早晚都會到自己手中。
“留不住,各有誌向。”
關於山一直獨居,如今多了兩個堂兄弟及侄子侄女,自然歡喜,而且他愛喝酒。
“得,您是前朝遺老,想必懂古董。
老蔡對此頗感興趣,以後您多指點他。”
李國慶覺得老蔡雖不再單純,但仍能鎮住場麵,日後收到的好物件肯定要先給他過目,畢竟喜歡最重要。
關於山問:“李國慶,你也喜歡收藏古董嗎?”
李國慶搖頭,“我學識廣博,更傾向於新事物,除非特彆鐘愛,否則不會輕易收藏舊物。”
“你的想法真獨特。”
關於山察覺到他的與眾不同,繼續問:“那你有多少收藏品了?”
“我隻有一件不算古董的東西,隻能算寶貝,是我妻子送我的。”
他目前隻收藏了一塊和田玉,其他如郵票、糧票、錢幣等,現在仍是新鮮事物,他並不打算當作紀念品收藏。
“來,喝一杯,你不喜歡收藏是對的。”
關於山敬了他一杯,這人與眾不同,既不似前朝京城人的做派,也不像新朝之人,而是一種超然的氣質,在他麵前,氣勢毫不遜色。
“我不喜歡動腦筋,但如果真的喜歡某件東西,隻要看中了,它自然會屬於我。”
李國慶的話一出口,現場除了正在吃飯的何大清和懵懂的平兒,其餘三人都聽明白了。
這話說得可真是狂妄。
“來,老關,我也敬你一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場小酒,用雜合麵簡單收尾了。
李國慶告辭後先行離開。
關於山直言:“他非常厲害,和我屬於同一類人。”
“大哥,你彆自誇了,雖然你是前朝遺老,出身名門,但在心機上,你可彆跟他比。”
在何大清心裡,李國慶是他的師父,要是有一天被白寡婦趕出家門,他還得重新拜師。
蔡全無也說:“大哥,如果有寶貝,千萬彆讓李哥看到,不然你會守不住的。”
“沒錯,彆拿出來,不然他會想辦法讓你主動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