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到學校門口時,發現劉光天已經在等他。
"哥,吃飯了嗎?"
劉光天還是個半大的孩子,身材單薄,不是因為家裡窮,而是口糧有限。
"吃了,走吧,今天我帶你,下次你學會騎車了,就可以載我去彆的地方了。"
"哥,我家沒自行車。"
劉光天當然也想有輛自行車,隻是家裡條件不允許。
"用我的車,學會了給我當司機,總比閒著強。"
李國慶催促他趕緊坐到後座,出發!
"光天,一會兒你就彆說話,隻看就行。"
"為什麼啊?"
劉光天有些,他並不是啞巴。
“怕你驚訝得說不出話,算了,不該問的就彆問。”
李國慶搖了搖頭,他剛剛突發奇想,打算培養二十個像劉光天這樣的學生做司機,等到他們大學畢業時,空降到工廠擔任領導,就需要有可靠的司機了。
劉光天就很好,從小看著長大,知根知底,還沒被帶壞,值得好好培養。
先讓他跑兩年腿,之後再看情況,要是不行,還可以換其他同學。
俗話說得好,朋友多路好走。
這一天他沒有去絲綢店或小酒館,而是去了幾家糧站:大柵欄店、前門樓子店、王府井店、長安街店和東單店,還包括東直門店。
這些都是大型糧站,他已經談妥,讓學生們在明後天來幫忙卸貨,這不是輕鬆的工作。
但他將學生分散到各個糧站,以免影響原本那些搬運工的生計。
“光天,記住了嗎?”
“記住了。”
劉光天拿著一本筆記本,雖然不讀書了,但學會了做筆記。
“好,明天八點半從院子裡集合出發,然後把七十個學生分彆安排到四個糧站去卸貨。
隻要你認真乾,過兩年,我會幫你找份好工作。”
他可以為學生找到更好的兼職,但如果連扛重物都堅持不下來,那就不要浪費時間了。
意誌不堅定的人,在集體中也難以發揮作用。
“哥,聽你的。”
劉光天剛才已經意識到,這位兄長竟然跟許多糧站領導都很熟悉。
……
很快到了周日清晨,李國慶又早早起床,無論如何今天也要開始請假了。
帶著劉光天來到學校門口,七十多名學生已在等候,不僅如此,還有幾位班主任也在場,這讓事情變得更簡單了。
他將隊伍分成四組,隨後說道:“每人卸一袋糧食可得兩分錢,完成即刻結算工錢,若少給,我負責追回。”
哪怕隻卸了一袋,兩分錢也必須結清,彆覺得不好意思。
不過糧食較重,單人難以扛動時,可兩人合作。
身體不適的,現在退出也行,之後會安排更輕鬆的工作,就這樣,開始行動吧!
“謝謝社長!”
方明根立刻高聲喊道,他是提前安排好的托兒,氣氛組的一員。
“謝謝社長!”
其他孩子也跟著喊起來,這就是典型的從眾心理。
“好,出發!”
李國慶將自行車交給劉光天推著,自己也隨隊前往王府井店,距離不遠不近。
班主任唐冬瓊也一同前往,這支隊伍共有七名本班學生。
到達後,李國慶讓夥計叫出了主任,雖然是周日,但隻要運糧,主任就必須到場。
事先商定好,拉糧的貨車已到,直接開始工作。
李國慶原本擔心學生們吃不消,沒想到竟有人格外能乾,一次扛起三袋糧食,每袋五十斤。
當然也有體弱者,需要兩人協作才能完成任務。
但沒有一個人退縮,貧窮是最好的磨煉意誌的方式,這個時代的學生大多都不嬌氣。
最大的挑戰來自隊伍中的兩名女生,也在咬牙堅持。
李國慶看到後並未特彆優待,賺錢哪有那麼容易的事。
“李國慶,還有彆的活動嗎?女生卸糧次數多了可能會吃不消。”
唐冬瓊四十多歲,經曆過苦日子,此時並無同情之意,隻覺不妥。
“當然有。
不過男女入社時都要扛一次糧食,不願做的就被淘汰了。”
回想過去,他也曾是學徒工,為軋鋼廠揮灑過汗水和青春。
“唐老師,那個……我身體不太好,可能常請假,我不在時,可否讓何雨水代班長?”
李國慶趁機提起此事,真是巧合。
“你身體不好?”
唐冬瓊沒察覺,班裡就數你氣色最好,聽說頓頓吃白麵、三菜一湯,比她還講究。
“我有胃病,好幾年了,之前因病退的。”
唐老師,您放心,我會在家自學,也不影響勤工儉學。
活動都安排好了,到時候挑幾個領頭的帶隊就行。
對了,前麵那位劉光天跟我是鄰居,沒考上高中,讓他當聯絡員,負責聯係勤工活動。
李國慶已安排妥當,社團成立後,再申請個場地,偶爾開個會講講道理,就更穩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