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細一琢磨:沒有迷藥?我也沒喝過啊?史嵩之勸酒,直接被我擋了回去。
轉過頭看向廳內眾人“;廳內酒中可有迷藥?”
方才領著忠義軍回來的楊妙珍聽宋宇問起,出言答道“;殿下,我倒是喝了不少,確實沒有迷藥。”
宋宇此時感覺事情很不簡單,繼續追問盛章道“:繼續說下去。”
盛章見宋宇有些信了,長出一口氣“;殿下,其實旁廳那桌酒宴,也沒有迷藥。所以殿下的這幫兄弟,才能及時趕來救殿下。”
宋宇擺擺手“:盛大人,彆拿我當三歲小孩。方才倘若不是小妹暗中提醒,現在你我隻怕調了個個。我是被審之人了吧?”
盛章被宋宇一番言語,說的滿臉疑惑之色。這也難怪,方才王煥君說話之時,他早已被押到了後廳,又如何得知中間出了差錯?
隻見這盛章好奇的問道“:小妹?殿下哪裡來的小妹?”
宋宇看這盛章確實有點問題,為了搞清楚真相,也不瞞他。將方才之事,仔細敘述了一遍。盛章聽後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殿下,原來中間出了紕漏。其實旁廳就算沒有殿下小妹提醒,也無大礙。因為酒中根本就沒有迷藥。”
言罷,盛章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地講述了一遍。
原來這盛章在宋宇出發前一天,便受了史彌遠之命,來這襄陽布置殺害宋宇。
由於史彌遠行事緊密,又給盛章身邊選派了二十餘個好手。使得盛章絲毫沒有時間與機會去提醒寧宗皇帝。
無奈之下,隻好惴惴不安的來到了襄陽。直到日前宋宇等人到來。這盛章才開始兩手準備。
一方麵,教唆史嵩之如何布置。
另一方麵,陽奉陰違,尋機搭救宋宇。
這假作放迷藥,隻是其中一件。
讓史嵩之將大部分營兵陳兵府外,則是第二件。
第三件,這盛章一直在史嵩之身邊徘徊,而不去監視餘階等人,實是為了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為挾持史嵩之,搭救宋宇作打算。
宋宇聽完他一番高論,仍很疑惑“;你說你一直在尋找合適時機,挾持史嵩之,可本殿下被圍困那麼久,也沒見你動手,你說的,未免牽強。”
盛章尷尬得笑了笑“;殿下,您身邊這些人,個頂個的英雄好漢,身手了得,尤其是那道士還有這位姑娘,二人之力,保得殿下毫發未損,後來衝進來那大漢,更是在士兵中左衝右撞,如入無人之境,有他們在,盛某都懷疑被埋伏的其實是史嵩之。”
宋宇冷笑一聲“:我姑且信你一麵之詞。”
嘴上說信,其實宋宇心裡門清,像盛章這樣的,八成是雙料臥底,牆頭草,隨風倒,兩邊下注。
為了確定盛章言語的真實性,宋宇轉過頭對著趙國吩咐道“;趙兄弟,去,到旁廳拿一壇酒來。給這盛大人滿上。”
趙國領了聲喏,向外走去。
盛章見宋宇如此小心,哈哈大笑“:多謝殿下賜酒。盛某愧領了。”
宋宇捏著下巴,仔細的打量著盛章:這廝在曆史上筆墨太少了。隻道是史彌遠心腹。還真是不太好下決定了。
至於寧宗,宋宇穿越來之前,就覺得他是個軟柿子,皇後大臣隨便捏。來了之後,宋宇覺得寧宗好像藏拙了。為何?很簡單,曆史上,為什麼傻不愣登得太子趙竑,一直敵視史彌遠,史彌遠卻沒法下殺手?恐怕和寧宗的保護密不可分。
而且這寧宗不管太子如何胡鬨,史彌遠如何陷害,一直到死,都不曾有過另立儲君的打算。
可見這寧宗很有想法,不是輕易能被人左右得軟耳根。可在有想法,寧宗終究沒有兵權,更沒有能夠力壓史彌遠一頭得能力,以至滿朝皆是史彌遠爪牙,最終於彌留之際沒有足以托付後事的,有實力得大臣,來保住太子趙竑的皇位。
寧宗死後史彌遠的奸計得逞。扶持理宗即位,史彌遠更是趁著朝中自己一家獨大得局麵,輕易就將太子給弄死了。
由此可見,這寧宗對太子生死,有多重要。身為一介君王,如果真的一點兵權都沒有,恐怕就不隻是在朝堂上沒有話語權這麼簡單了。更不可能護得太子平安。寧宗表麵上被後權壓製,可細一想,後權和史彌遠的相權,又形成了某種微妙的製衡關係,寧宗夾在兩權之間,似是起到似有似無的平衡作用。
雖然表麵上寧宗手中沒有兵權,可或明或暗,讓史彌遠不敢任意妄為。寧宗除了後權製衡,保不齊也會拉攏一些禁軍將領,不然,就憑史彌遠現在表麵所展現的實力,謀朝篡位,簡直易如反掌。而這盛章,可能也確如他所說的那樣,是寧宗暗地裡拉攏的禁軍將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