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媽媽的話,張磊更願意聽小叔的話。
他們爸爸出事後,家裡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就剩小叔一個人了。
小叔自然也就成了這些孩子們的榜樣。
“嗯,小叔,我知道了。”
張磊認真點頭道。
王武衝他笑了笑。
“快吃飯吧。”
“好的,小叔。”
幾個孩子吃他們的了。
他們還是單開一桌,大人一桌。
“小武,那個紡織廠的事,還要多長時間?”
大姐胡秀娟問道。
那四個姐姐,也都一臉期待地看向王武。
顯然,這幾個姐姐在家裡,閒的夠夠的。
總想找個事做。
“不要著急,那紡織廠老板,獅子大開口,想從我這多要錢,我吊他一段時間,讓他求著來找我。”
王武說道。
這事幾個姐姐倒是知道。
隻是,她們也實在想找個事做。
“小武,不然,你再跟水利站什麼的說說,讓我們去乾幾天?”
三姐劉春紅說道。
王武笑了。
“春紅姐,那水利站不是私人的,更不是咱開的,能是說去就去,說走就走的?還乾不長,就乾幾天又要走。”
劉春紅臉上有些遺憾。
“我們幾個在那邊乾得挺好,早知道,就不搞這個紡織廠了。”
王武輕笑一聲。
他太知道,之後的發展趨勢了。
現在這紡織廠,隻是依托小碼頭,做點小生意。
雖然一年也不少賺,但相比於王武在鎮上的產業,根本不值一提。
但隻要堅持住了,跟緊社會發展的步伐,彆落了伍。
該更新設備更新設備,該擴大生產擴大生產。
等到我們加入世貿組織,徹底打開外貿市場,那汪洋大海般的紅利,吃到吐。
江浙那一帶的民營大廠,好多都是從一個小作坊,一家人一起乾開始起步,後來乘著外貿紅利這股風,徹底起飛。
江南皮革廠老板,那王八蛋帶著小姨子跑路了,倉庫的貨被員工拿去賣抵工資,賣幾十年都沒賣完。
直到賣到沒人信了,那貨才算清庫。
不過現在跟幾個姐姐談這個,她們肯定不能懂。
也不能理解。
“耐著性子等等吧,反正家裡又不缺錢,咱也不是說,就指望那紡織廠吃。”
王武說道。
幾個姐姐點了點頭。
家裡的事,她們還能說幾句,外麵的事,都是王武一個人說了算。
王武怎麼安排,她們就怎麼跟著做。
等吃完飯,來接王武的車,也就到了。
“小武,晚上還回來不?”
臨走前,大姐胡秀娟問他道。
“看情況吧。”
王武說道。
胡秀娟笑了。
“放心吧,今晚不會像昨晚一樣了。”
以為王武是怕晚上,又像昨晚一樣,才不敢回來住的。
王武訕笑了下。
“不是擔心這個,我不知道外麵是什麼情況,還是緊著外麵的事處理。”
“那行,你去吧,要是回來,提前打個電話,我們給你準備菜。”
“嗯嗯。”
跟幾個姐姐和香雲打了招呼,告了彆。
徐光在大門口等著他呢。
看到他出來,趕忙拉開車門,恭候他上車。
到了車上,王武伸了個懶腰,隻覺腰間一陣酸痛。
咧了咧嘴,倒吸一口涼氣。
這中午吃的“鹿鞭”,功效不能立即見效啊。
“老板,去哪?”
司機徐光回到駕駛座,問道。
“先去趟酒館,我把大哥大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