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也實誠:“這不光說是白麵限購了,我們一琢磨,乾脆去買點兒掛麵屯著,那個總沒有限購,還放得久,正經的細糧!”
呃······
福平覺著還是大娘們有生活智慧!
正要誇讚兩句,就聽大娘張口道:“這證領完了就能用是吧?”
福平點頭:“對,以前買麵光用錢就行了,現在還得要這個證。”
大娘豪邁的把剛拿到手的一小把票拍桌上:“我們家一個戶口本攏共七十斤白麵,我全要了,再要50斤精米。”
福平收下錢跟票,覺著昨天那點兒糧食好懸夠今天賣的。
好在不是所有人都那麼有魄力,但也多多少少的都買了些。
排在後麵的大爺就沒大娘這麼豪爽,先問了玉米麵限購不限購,然後才抽出來兩張購買證:“我就照常買吧,二十斤白麵,二十斤玉米麵。”
畢竟買米雖然不要購買證,可照舊要收錢啊。
即便這麼著,限購之後的這幾天,店裡的銷售額也達到了近兩年的最高峰。
不到一個禮拜,糧店最先賣空的是大米,粗糧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了。
老錢避開人流來買白麵,順道還跟店裡幾個老夥計多嘮了兩句:“聽說了嗎?崇文區李興榮掛麵鋪一天之內接到了一百多個電話要貨。
前門區東升掛麵鋪,過去一天隻賣二十來斤,麵粉計劃供應後一天都賣到了二百來斤!
嘖嘖嘖嘖······”
老左剛給人沽完一斤油,等買油的人走出了門兒,才開口:“多大的肚子能吃得了這麼多?肯定是有人囤貨。”
老錢神神秘秘的:“聽說不止是囤貨,咱們這是哪兒,皇城根兒。
物價相對平穩。還有些原來套購麵粉牟利的私人糧商又去套購大米,賣到外地!要不怎麼那麼多糧店跟糧食公司大米脫銷呢!
要我說啊,咱們也不能這麼老實,該屯糧食還得屯糧食。”
楊福平這幾天是一天一盤賬,以前光算錢就行了,現在還得算票。
正頭疼呢,又聽見老錢在這煽風點火,沒好氣道:“錢叔呐,你說的都對,可這糧食也不是你想屯就屯的,你掏的出來那麼多錢嗎?”
老錢倆手一攤:“不管多少,反正預備著吧,坊間都說,大米瘋搶成這樣,估計也得限購!”
比大米限購更早一些的是掛麵限購,買掛麵也要麵粉購買證了,隻不過照顧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所需,買不到一斤的不要證。
田大娘到達的時候,就是這種按起來葫蘆浮起來瓢的場麵。
楊福平忙的焦頭爛額的回到家,就聽到院兒裡傳來田大娘爽朗的笑聲。
快樂的心情是會傳染的。
楊福平不自覺的揚起來個笑容:“大娘,你來啦,路上順利嗎?”
田大娘也笑著招呼福平:“順順當當的,這不是村裡也有農閒想來城裡找個短工的。我趁彆人的車一起過來了,跟小芹說啦,這會兒呆到年前再走。
哎呦,小孩兒都是隨風長啊,你看看我就回去這麼幾天,這孩子的腿兒真有勁兒啊!”
說著把兩個丫頭抱在懷裡從頭誇到腳。
楊福平洗洗臉清醒清醒,坐在飯桌上端起碗,才算暫時把糧店的事兒放下。
他是放下了,可最近的流行話題還是這個。
所以飯桌上還是不可避免的繼續聽。
田大娘來的時候郊縣也已經開始發麵粉購買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