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覺到日軍的異動後,張浩知道情報的重要性。
他立即下令擴大情報收集範圍,派出更多的偵察兵和情報人員深入日軍占領區。
同時,發動臨榆縣及周邊地區的百姓,建立起一張龐大而細密的情報網絡。
在臨榆縣的各個角落,都有百姓自發地留意著可疑人員的動向。一位名叫王二的年輕後生,平日裡以賣菜為生。
他發現縣城裡有幾個陌生人,行蹤詭秘,經常在夜間活動,還時不時與一些形跡可疑的人接頭。
王二覺得事有蹊蹺,便悄悄跟蹤他們,並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了當地的抗日組織。
情報人員根據百姓提供的線索,順藤摸瓜,逐漸發現了日軍在臨榆縣內潛藏的間諜網絡。
經過一番周密的部署,張浩的部隊展開了一次突襲行動,一舉搗毀了這個間諜窩點,抓獲了多名漢奸和日軍間諜,從他們身上搜出了大量的情報和密信。
“司令,從這些密信中可以看出,日軍確實在謀劃大規模的報複行動,他們計劃從三個方向對臨榆縣發動進攻,其中一路由精銳的特種部隊擔任先鋒,企圖突襲我們的指揮中心。
”情報官將破譯的密信遞給張浩,神色嚴峻地說道。
張浩仔細閱讀著密信,心中迅速盤算著應對之策。“看來日軍這次是下了狠手,但我們也不是吃素的。
通知各部隊,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同時將計就計,給日軍設個陷阱。”
為了應對日軍的進攻,張浩決定采取誘敵深入的策略。
他故意讓部隊在臨榆縣的前沿防線做出防禦鬆懈的假象,將部分兵力悄悄後撤,隻留下少量部隊進行佯攻。
在臨榆縣的東大門,駐守的士兵故意顯得懶散,巡邏的頻率也大幅降低。日軍的偵察兵看到這一幕後,迅速將情報傳遞回去。
日軍指揮官山本大佐得知後,心中大喜,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進攻機會。
“張浩的部隊果然被之前的勝利衝昏了頭腦,防禦如此鬆懈。命令部隊,按照原計劃,迅速發動進攻。”山本大佐下達了進攻命令。
日軍的部隊如潮水般向著臨榆縣湧來。擔任先鋒的特種部隊行動迅速,他們繞過正麵防線,向著張浩故意暴露的“指揮中心”位置快速穿插。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是張浩設下的陷阱。
在“指揮中心”附近的山林中,張浩早已埋伏下了重兵。
重型裝甲師的坦克隱藏在樹林深處,炮口對準了日軍特種部隊的必經之路。步兵們則趴在戰壕裡,手中緊握著武器,等待著敵人的到來。
當日軍特種部隊進入埋伏圈後,張浩一聲令下:“開火!”頓時,山林中槍炮聲大作。重型裝甲師的坦克主炮怒吼著,炮彈如雨點般落在日軍特種部隊中間。日軍特種部隊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措手不及,一時間陣腳大亂。
“不好,我們中計了!快撤退!”日軍特種部隊指揮官大喊道。但此時退路已經被封鎖,他們陷入了重重包圍之中。
在激烈的交火中,一名年輕的中國士兵小李,表現得異常英勇。
他看到一輛日軍的裝甲車試圖突圍,便毫不猶豫地拿起火箭筒,朝著裝甲車衝了過去。
在戰友們的火力掩護下,小李成功接近裝甲車,一枚火箭彈準確地命中了目標,裝甲車瞬間燃起熊熊大火。
日軍特種部隊憑借著頑強的戰鬥意誌,試圖組織反擊。他們利用地形優勢,與張浩的部隊展開了激烈的近戰。雙方在山林中展開了殊死搏鬥,喊殺聲、慘叫聲回蕩在山穀之間。
然而,張浩的部隊占據著人數和地形的優勢,逐漸將日軍特種部隊壓縮在一個狹小的區域內。經過一番激戰,日軍特種部隊幾乎全軍覆沒,隻有少數幾人趁亂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