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結賬的時候,老板還非常不好意思地給林奇打了個挺大折扣。
眾所周知,折扣這東西對男性來說未必多有吸引力,但對於很多女性卻是相當致命。
於是,心滿意足的劉朱萍就領著家裡倆怨種勞力繼續去采購其他東西。
在市場裡麵擁擠了個把小時之後,林氏一家三口提著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從劉朱萍笑靨如花的臉上就可以看出她對於今天的收獲還是相當滿意的。
回到家中,已經是午飯的時間,劉朱萍還要忙著安排晚些時候祭祀的東西。
不少還保留著傳統的閩粵文化的地方,每逢到了春節,中秋,冬至這一類所謂大的傳統節日時。
祭祀,都是過節的最核心部分,甚至很多地區所謂的團聚,最開始,其實也是為了祭祀而已。
拜血緣先祖,拜四方神靈。
為全家,為宗族,祈求來年平安合順,諸事順遂!
而像這種節日的當天,對於每個傳統家庭的當家女主人來說,都是一場忙亂的考驗功力的戰鬥。
上到祭祀所需用到的各種香燭紙錢,下到避免不了的一日三餐,全都不需要女主人一手操辦,而且還需要操辦得好看,操辦得漂亮。
因為很多時候,這些東西並不單單隻是辦給自己看而已,還得辦給左鄰右裡看,辦給親朋戚友看,甚至還得辦給素昧平生的路人看。
攀比,本身也是人文節日的一大關鍵意義!
不過劉朱萍今年就輕鬆得多了,起碼有了林奇這個得力幫手。
儘管林奇打心裡抵觸祭拜一類的東西,所以根本不想幫忙。
可是中午幫忙碌的母上大人煮了鍋海鮮麵充當一家人的午餐還是信手拈來的。
特彆是這種海鮮麵根本就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隻需要從早上買的各種海鮮食材中各自截留一小部分,然後煮個大雜燴就可以了。
吃完午飯後,基本也就沒林奇什麼事了。
於是他趕緊躲回房裡抓緊時間補眠。
到了下午4點多的時候,他再度重新被劉朱萍從被窩裡抓了起來。
然後就開始了冗長而又麻木的祭拜活動。
林奇他們小區的住戶大體上分為兩撥人,要麼就是上天台拜,要麼到樓下花園裡麵拜。
此時無論是在天台上,還是在花園裡。
大家都是井然有序地用一個小桌子占地為王,然後就各家拜各家的東西,彼此之間互不乾擾。
倒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林奇家是上了天台的,不過已經有好些年沒折騰這些東西,林奇其實基本上把祭拜的各種細節規矩給忘得七七八八了。
隻好是劉朱萍讓他乾嘛他就乾嘛。
等到一套完整的流程走下來,時間已經來到晚上快6點,此時的天色雖然還沒完全變黑。
但是漫天都是清晰可見,由焚燒紙錢所形成的,把整個天色都籠罩成灰蒙蒙的煙霧。
林奇感覺自己整個人差不多都要被燒紙錢的味道醃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