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一塊浸透了墨的絨布,沉甸甸地壓在城市的上空。隻有沈伊沐書桌上那盞環形燈,切割出一方明亮而溫暖的小天地。已經是晚上十點二十五分,整棟公寓樓大部分的窗戶都已熄了燈,隻有她這裡,還亮著一盞屬於創作者的孤燈。
這幅畫展現了一位女子的形象。她有著棕色的雙麻花辮,辮尾係著白色蝴蝶結,身著帶有藍色花紋裝飾的露肩服飾,雙手捧著一盤裝有蘋果、橙子、葡萄等多種水果的盤子。背景看起來像是綠意盎然的戶外環境,整體畫麵給人一種清新、美好的感覺。
沈伊沐在繪畫這幅作品時,技法頗為精湛。
色彩運用上,整體色調柔和清新,人物服飾的藍白搭配和諧雅致,水果的色彩鮮豔明亮,既凸顯出鮮活感,又與整體氛圍相融。光影處理十分細膩,陽光透過枝葉灑下的朦朧光影,在人物和水果上營造出自然的明暗層次,讓畫麵更具立體感與氛圍感。人物的發絲、服飾的褶皺等細節都刻畫得細致入微,發絲的柔順質感、服飾上蕾絲與蝴蝶結的精致都清晰可見,儘顯繪畫的紮實功底,將畫麵的美好與恬靜精準地呈現了出來。
沈伊沐輕輕放下數位筆,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腕。屏幕上,一幅水彩風格的風景畫已經接近尾聲。遠山含黛,近水含煙,幾隻飛鳥掠過天際,留下一道道靈動的弧線。這是她今天為一位遠方客戶定製的作品,對方想用這幅畫來紀念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她點擊保存,然後將文件發送到客戶的郵箱。做完這一切,她才將視線轉向旁邊另一個打開的軟件——視頻剪輯器。時間線上的片段,正是她剛剛創作這幅畫的錄屏。沒有背景音樂,隻有筆尖劃過數位板時發出的細微“沙沙”聲,和她偶爾調整畫筆時,鼠標清脆的點擊聲。
這就是沈伊沐的視頻,也是她與世界交流的方式。不露臉,不說話,隻有一幅畫從無到有的誕生過程。兩年前,她隻是一個普通的美術係畢業生,在一家設計公司做著重複枯燥的工作。視頻創作,最初隻是她對抗生活麻木感的一個出口,一個記錄自己畫畫的角落。
她沒想到,這種極致的安靜,反而成了一種獨特的魅力。
在這個信息爆炸、人人都在努力表達的時代,沈伊沐的沉默像一股清流。觀眾們點開她的視頻,不是為了聽她分享生活,也不是為了看誇張的表演,而是為了獲得一段純粹的、沉浸式的體驗。他們看著空白的畫布上,如何憑空生長出一片森林,如何暈染出一片星空,如何勾勒出一個少女含羞的眼眸。那“沙沙”的繪畫聲,被粉絲們戲稱為“電子白噪音”,有很多人留言說,會開著她的視頻入睡,或者在工作學習時當作背景音,能讓心靜下來。
粉絲數以一種平穩而堅定的速度增長著。從一開始的幾十個,到幾百個,再到如今,那個訂閱數已經突破了七位數。這個數字,沈伊沐自己偶爾看到時,都會覺得有些不真實。她依然是那個穿著寬鬆t恤,窩在房間裡畫畫的女孩,生活似乎沒有太大的改變。她沒有像其他創作者那樣,在視頻裡瘋狂植入廣告,也沒有直播帶貨。她的視頻簡介乾乾淨淨,除了作品介紹,什麼都沒有。
“廣告會破壞畫麵的完整性。”她曾在一個極少數的圖文動態裡這樣解釋。她覺得,觀眾是來看畫的,任何商業元素的闖入,都是一種打擾。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她沒有收入。恰恰相反,她的收入來源非常純粹且穩定——就是畫畫本身。
隨著視頻人氣的攀升,她的畫作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和欣賞。她的私信裡,最多的就是約稿請求。有人想要一幅自己的寵物肖像,有人想為新婚的家定製一幅獨一無二的裝飾畫,有人想把自己夢中的場景變成現實,甚至還有國外的出版社,想邀請她為書籍繪製插圖。
這些來自天南海北的請求,彙成了她全部的收入。她早已辭去了那份不喜歡的工作,成為了一名自由插畫師。每天的生活,就是畫畫、錄視頻、剪輯、發布,然後從眾多的約稿請求中,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去完成。她不再需要為了生計去畫自己不喜歡的商業稿,每一筆,都出自內心的熱愛。
她看了看時間,十點半。是時候發布今天的視頻了。她沒有選擇流量高峰期,而是固定在每天這個相對安靜的時刻。對她而言,發布視頻更像是一種儀式,是向所有喜歡她的人,道一聲晚安。
視頻上傳成功,她配了一段簡單的文字:“晚安,願你的夢裡,有山有海,有星光。”
關掉電腦,房間瞬間暗了下來,隻有窗外城市的霓虹,透過窗簾的縫隙,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沈伊沐走到窗邊,輕輕拉開一點窗簾。樓下是車水馬龍的街道,每一盞亮著燈的車,都載著一個奔波的靈魂。
而她,在這座繁華都市的一角,用一支畫筆,構建了一個安靜、豐盈且自給自足的世界。她不追逐流量,流量卻奔她而來;她不刻意變現,生活卻給了她最安穩的回報。
沈伊沐微微一笑,轉身走向浴室。明天,又將是新的一天,畫布上,又將誕生一個新的世界。而她,會繼續用這種沉默的方式,陪伴著屏幕另一端,那數百萬個同樣渴望寧靜的靈魂。這便是她與這個世界,最溫柔也最堅定的約定。
喜歡平凡人生之金錢係統請大家收藏:()平凡人生之金錢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