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人按照號碼找到自己的座位後,發現佐月和小櫻都被分配到了較遠的位置。看著旁邊座位上麵帶羞澀、微笑著向他點頭示意的雛田,鳴人也回以溫和的微笑。同時感覺這場考試有些無聊。
待所有考生悉數落座後,伊比喜用粉筆重重敲了敲黑板,開始宣讀考試規則。
“在第一場選拔中,有幾項至關重要的規定。我不接受任何提問,你們給我聽清楚了。”
“第一條,每位考生初始持有10分。筆試共有10道題目,每題1分。本次考試采用倒扣分製——答錯一題,扣1分。”
“第二條,考試成績將以每組三名成員的總分進行評判。”
“最重要的一條,如果在考試過程中,被監考官認定有作弊行為,或存在作弊嫌疑——每被發現一次,當場扣2分!”
“既然是想成為中忍的人,就該有優秀忍者的樣子。”
“此外,如果三人中有一人得分為零,整支隊伍將立即失去資格。最後——第十題將在考試開始45分鐘後公布。”
“考試時間為一小時。現在——開始!”
隨著伊比喜一聲令下,考生們紛紛翻開了麵前的試卷。鳴人低頭看向題目,映入眼簾的是一道結合了拋物線軌跡與實戰分析的典型忍者理論題。
圖上的拋物線B,是站在七米高樹上的敵方忍者A投擲手裡劍的最大射程軌跡。請寫出在此飛鏢射程範圍內可能出現的敵方忍者的特征,以及平麵戰鬥時的最大射程,並寫出計算依據。
鳴人準備在作弊前思考一下。
嗯……
鳴人首先將注意力集中在拋物線射程範圍內的敵方忍者特征上。
當敵方忍者A從七米高的樹上以最大射程投擲手裡劍時,拋物線B的軌跡決定了能夠被擊中的目標特征。
在射程末端,手裡劍的高度會趨近於零,幾乎貼近地麵。這意味著,在此位置能夠被擊中的敵人,其身體要害部位——例如頭部或胸部,高度必須恰好處於拋物線軌跡的有效殺傷範圍內。
鳴人用指尖輕輕劃過試卷上的拋物線圖示,腦海中迅速構建出三維空間模型。
更準確地說,在拋物線軌跡覆蓋的整個水平距離上,縱坐標y值定義了手裡劍的飛行高度。能夠被擊中的敵人,其要害部位必須位於這個不斷變化的y值所定義的“危險截麵”內。
這意味著目標的身高不能偏離某個特定範圍太多——既不能太高導致要害超出軌跡最高點,也不能太矮致使要害始終低於軌跡最低有效命中高度。
經過短暫的心算和空間想象,他得出了第一個結論。
那麼,最合理的答案應該是“身高約1.7米左右的敵人”。因為這個身高的忍者,其胸部或頭部要害在站立狀態下,有很大概率會處於拋物線B在有效射程內各點的縱坐標覆蓋範圍內。
接下來是第二部分——平麵戰鬥時的最大射程。
當雙方都處於平麵,失去高度優勢時,最大射程需要重新計算。根據斜拋運動規律,在初速度不變的情況下,拋射角為45度時射程最大。
已知有高度優勢時,樹高7米,最大射程為圖示的30米,那麼通過斜拋運動公式反向推導……
他在草稿紙上快速列出幾個公式。
有高度h時的射程R= v2Sin2θ/g+ vCOSθ√((vSinθ2+2gh/g
平麵時(h=0)最大射程&naX=v2/g
&n,&n,可以反解出初速度v,再代入平麵公式……嗯,計算結果大約是24米。
得出最終答案後,鳴人內心有些意外,題目意外的簡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