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股市賺錢了,以前嘲笑他的人如今不說話了。這一現象耐人尋味。我們當時沒有嘲笑老胡,現在也無意去嘲笑那些嘲笑他的人。然而,這背後反映的市場情緒和投資哲理,卻值得我們思考。
圖片
01|周期性的市場情緒
這一現象生動展示了市場情緒的周期性。股市是情緒的放大器,將投資者的心理波動無限放大。
市場處於低穀的時候,也是投資者情緒普遍悲觀的時候。市場越是低迷,悲觀情緒越是彌漫,以至於任何看多的行為都會被視為異類。這正是當初老胡入市時遭遇嘲笑的根源。
坦白講,老胡的有些行為我們也不太認同。他的優勢在於對大勢的判斷和政策解讀上,但對股市運行規律的理解卻顯得淺顯,且顯然缺乏成熟的交易係統。
然而,他的幸運之處在於選擇了3000點這一相對低位入市,這也是我們當初判斷他長期來看大概率能賺錢的關鍵所在。但是如果他亂操作,追漲殺跌,即使3000點入場,也難逃虧損的命運。
與下跌時相反,當市場攀至高位時,投資者情緒往往也隨之高漲,市場越是上漲,樂觀情緒越是沸騰。普通投資者的情緒與市場走勢總是背道而馳,這種循環往複的模式,在市場中反複上演。
02|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摩根士丹利近期的一個報告敏銳地指出,理論上存在6~7萬億人民幣的超額定期存款可供重配,但要想資金大規模流入股市,仍然需要依賴市場持續上漲和基本麵改善。
這句話說的太好了!隻是很多人看不懂。這揭示了一個常被誤解的關鍵點。
很多投資者,包括很多專家,都認為是資金的持續流入導致股市的上漲。而大摩的這個報告,卻顯示並非如此,尤其是在牛市的前中期。
首先,股市初期的上漲並不依賴資金的持續流入。敏銳的價格發現者會率先捕捉到市場的低估機會,這與隻有少數獨具慧眼的投資者才能識彆市場底部、成功抄底的現象不謀而合。
其次,要想資金大規模入市,市場需要先展示出持續的上漲勢頭,創造出顯著的賺錢效應之後,投資者自會蜂擁而至。換句話說,散戶的大規模湧入,往往是在股市持續上漲的基礎上,股市越漲散戶進來的越多。
03|投資之道一直是窄門
大多數普通投資者往往在市場低位時猶豫不決,卻在市場高位時奮勇追高,這種行為模式被稱為“追漲殺跌”。正因如此,他們常被戲稱為“韭菜”,這個稱呼雖然刺耳,卻道出了殘酷的事實。
這是人性使然。而真正的投資,恰恰是一場與人性弱點的對抗。因此,我們才需要建立科學的投資體係和嚴格的交易規則,用係統和交易紀律來約束人性的弱點,規避市場的風險。
投資之道,從來都是逆人性的,一直是一條窄門。
喜歡百倍股請大家收藏:()百倍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