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有沈雲舟的人暗中保護,張氏再不能如往日那般肆意欺辱她,一次磋磨她的機會都沒有找到,而她也沒能讓張氏體內的蠱毒再發作。
今日百日宴,張氏借著由頭三番四次來催,想要光明正大的折辱自己,如今這般下場,倒真是自作自受了。
望著案頭那三道明黃的聖旨,易知玉挑了挑眉。
今日不僅挫敗了張氏對秦家的算計,更意外得了誥命之榮,
而沈雲舟也當真避過了那場死劫,昭昭的百日宴,倒是比前世那場滿月宴順遂得多。
更令她意外的是,侯爺竟命人將今日各府送來的賀禮儘數抬到了她的院子,
還特意囑咐,既是慶賀昭昭生辰之禮,便該由她這個母親收著,一並納入了她的私庫。
各府送禮,自然不會寒酸,全都是貴重之物,
這一下,她的庫房又添了不少珍品,倒真是沾了昭昭的光。
思緒不停變化,易知玉眸光漸深。
近來種種線索在她腦海中漸漸清晰了起來。
山體滑坡、滾石襲擊、聖旨封賞、誥命加身、世子之位、身世之謎,這些碎片,終於拚湊成完整的真相。
若是易知玉沒有猜錯。
上一世,沈雲舟之死並非意外,而是人為,隻因為,他並非張氏親生。
想來上一世侯爺欲立沈雲舟為世子的事被張氏知曉,張氏便動了殺心,
於是在他的歸途設下死局,讓他永遠回不了家。
隻要他一死,世子之位自然落到沈明遠頭上,整個侯府便徹底成了他們母子的囊中之物。
至於她易知玉?
出身如何根本無關緊要。
無論嫁給沈雲舟的是誰,在張氏眼中都無區彆。
她不會善待任何與沈雲舟有關之人。
無論是誰,都隻會被她百般磋磨、挑撥離間。
隻因為,沈雲舟不是她的親子。
所以她容不得他有美滿和睦的家,
所以她不遺餘力地截留家書、惡意挑撥,每一樁每一件,都浸著刻骨的恨意。
想到這裡,易知玉心頭驀地一顫。
可憐的何止是她?沈雲舟又何嘗不是這場陰謀下的犧牲品?
那些被刻意製造的誤會,那些莫名的冷待,上一世他至死都沒能想明白緣由。
所幸上天垂憐,這一世沈雲舟提前回京,剛好趕上了那場走水,剛好趕上了自己庫房被搬空。
幾場大火,倒是將那些橫亙在二人之間的誤會全都一一解開了。
雖說不知沈雲舟是何時知曉張氏並非她生母,不過想來也是近期才知曉的,否則他也不會起疑。
重活一世,似乎一切都像是冥冥之中安排好了一般。
易知玉不禁陷入沉思,她先前並不知曉沈雲舟的真實境遇,
隻以為他和那沈明遠一般是這侯府嫡子,眾星捧月般的存在。
現在知曉沈雲舟並無母親疼愛,甚至也許被冷待之後,易知玉在想,
這些年在侯府,沈雲舟究竟過著怎樣的日子?
在他尚且不知真相時,麵對張氏這個所謂母親日複一日的冷眼相待,該是何等困惑?
同樣是侯府公子,為何唯獨他得不到母親的關懷。
若張氏並非生母,那沈雲舟的親生母親如今身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