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明軍在南京戰敗的消息,終於傳到安南,讓紅河三角洲的局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此戰鄭成功、張煌言率七萬多大軍,數百戰艦北伐。先在鎮江大破一萬兩千滿洲八旗,後在南京城下痛失數萬精銳。甘輝、餘新、潘庚鐘、張英等十幾個大將戰死或被俘。東南明軍遭受沉重打擊。
隨著這場戰役的細節不斷傳來,原本還忌憚鄭成功的鄭柞和武公悳都覺得,明廷真是無可救藥了。真不知明軍戰鬥力衰敗成什麼樣,才會被一萬多南京駐防軍輕鬆擊敗。
各方使者頻繁往返,一場巨大的陰謀正在醞釀。
安南在一片陰霾中踏入永曆十四年。很多人都覺得,新的一年,將會在腥風血雨中渡過。
欽州龍門港的兩廣義軍在源源不斷的補給支持下,終於打退圍攻的清軍,安然渡過新年。
郭之奇一個多月的地下活動卓有成效,一船船糧食、武器、彈藥被送到龍門港。這些補給不但彌補了戰鬥消耗,還極大鼓舞了他們的士氣。
“大明尚未毀滅,朕就站在你們身後。”
這句話在鄧耀、楊彥迪等義軍將領的心裡久久回蕩,激動之情在每一次搏殺時的怒吼中迸發,激起士兵們驚人的鬥誌。
尚可喜原計劃是一年後才發動總攻,很多部隊都還沒準備好。隻是雲南局勢惡化的太快,順治認為必須要在其他戰場取得一場勝利,振奮各地綠營士氣,才倉促發動了這次進攻。
在鄧耀、楊彥迪頑強抵抗下,清軍沒能繼續堅持,在過年前倉皇撤退。
勝利固然巨大,代價也很慘痛。擺在朱由榔麵前的賬單,堆得像小山那麼高。粗略算了算,竟達七八萬兩之巨。安沛眾將都哭喪著臉,郭之奇也如犯錯的孩童一般,在議事廳坐立難安。
“郭老奔波了一個多月,真是辛苦了,”朱由榔率先開口打破沉默。
“臣有罪,糧食、彈藥、藥品,所有東西的價格都在飛漲……”郭之奇的頭垂得更低了,聲音也漸漸細不可聞。
朱由榔哈哈大笑幾聲,安慰道:“銀子又不能當飯吃,不花出去就是廢銅爛鐵。賬我們肯定會付,讓海商們不用太擔心。”
“可是我們的現銀不夠,要不……”黃元才拚命向朱由榔擠眼睛,暗示麵對賬單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賴賬。
朱由榔並沒有領會他的暗示,和幾個參謀低聲交談了幾句,對郭之奇道:“安沛庫房隻有三四萬兩現銀,其中三萬兩可以馬上支付出去。如果商人們願意,我們可以拿茶葉、錫器等商品來抵剩下的部分。如果他們不願意,我會給他們寫欠條,半年內一定付清。”
郭之奇連忙道:“三萬兩足夠了,很多物資都是他們的庫存,不是拿錢去采購的。按三萬兩支付,他們還有得賺,至少不會虧太多。”
朱由榔正色道:“貨到款訖,天經地義。朝廷的信用,還比不上三四萬兩銀子嗎?如果我們不付清這次的欠賬,下次再讓他們幫忙就難了。”
“微臣會儘量讓他們接受欠條……”
“不,儘量說服他們接受貨物抵款,”朱由榔打斷了對方的提議:“我們的茶葉品質還不錯,包裝也很精美。十兩一擔,他們轉賣給荷蘭人或葡萄牙人,一定可以賺錢。都是愛國商人,拿欠條會對朝廷不滿啊!”
朱由榔覺得用商品付賬是最合適的,和經銷商現款提貨差不多,還免費打了廣告。以前經常被經銷商壓款,年底催款那個心酸,真是不堪回首。
郭之奇帶著皇帝旨意回到庸憲,商人們都覺得這個條件大大超出了預期。他們很多人都抱著一分錢都拿不到的心態在等待結果。畢竟大明朝廷的信用,一向不是很好。
當年大量海商往遼東運送補給,非但沒有拿到貨款,有些人還被誣陷為奸商,直接斬首示眾。多少商人因此傾家蕩產,此後就很少人敢和朝廷或軍閥做生意了。要不是對明廷還有一些眷戀,對龍門義軍還有一點同情,這趟生意他們都不想做。
很多庸憲商人都表示,三萬兩銀子就夠。國難之際,虧的部分就當孝敬陛下,為國出力了。
“一定要貨款兩訖。難道朝廷的信用,還比不上三萬銀子嗎?”郭之奇大義凜然道:“明天大家就派船去安沛取貨。”
……
郭之奇走後,安沛明軍高層進行了閉門會議。
“鄭柞快要坐不住了,我猜測在正月他就會發動進攻,最遲不會超過二月,”朱由榔臉色凝重地下了判斷。
“陛下是怎麼看出來的?”
吳三省提出疑問。最近這段日子,升龍府那邊很安分,既沒有大的軍事調動,也沒有撂下什麼狠話。過年時,鄭柞還遣使來拜年,送來不少東西,怎麼看都不像要打仗的樣子。
朱由榔在桌上按時間次序擺下賬單,邊擺邊解釋:“大家看糧食和藥品的價格,每天都在上漲。這些東西很常見,如果沒有人暗中大量采購,價格隻會隨季節波動,不會漲得這樣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將仔細看了看,果然有點不對勁。莫氏遠在高平,不可能跑來沿海采購。有能力大量采購這些物資的人,不是鄭柞,就是武公悳,或者兩個都是。
“槍支彈藥都是各工坊的工匠夾帶出來的,沒什麼成本,價格猛漲隻有一個原因,就是鄭柞在嚴查走私。”
朱由榔靠著椅背上,臉上露出了無奈之色,歎道:“延平郡王在南京大敗,他們對我軍更沒顧忌了。全國形勢如此,不是外交騰挪就能改變的。”
“那我們繼續加固安沛防禦,再挖二十條壕溝。”吳三省立即提議道。
“夠了,城外被我們挖得地貌都改變了,再多加幾層也沒有意義。這樣的軍事要塞,鄭柞不會來強攻的。肯定還有其他陰謀。”
“什麼陰謀?”眾將齊聲問道。
“不知道。”朱由榔攤開雙手,表示確實沒有收到內幕消息。
“我們就死守安沛,看他們能怎麼辦。就不信他們敢率大軍翻山越嶺,去斷元江航道。”
吳三省對明緬之戰記憶猶新,對元江的安全非常重視。除了明軍控製的船舶,其他逆流而上的大船通通不予放行,連老街麻福軍的補給都是明軍提供的。
隻要沒有戰船,誰都彆妄想斷絕明軍糧道。
朱由榔的眼睛眯了起來,喃喃自語道:“快動手吧。你們不動手,我真的沒有辦法破這個太極陣。”
喜歡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請大家收藏:()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