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重振_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八十三章 重振(1 / 2)

永曆十四年,五月初七。

鼓浪嶼,陽光明媚,海風勁爽。

鼓浪嶼又名五龍嶼,是廈門島西南側的一個小島嶼,距離廈門隻有一裡之遙。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風光甚是怡人。

最中間的一座小山,頂部是一塊巨岩,夏日陽光猛烈時,會將整塊巨岩照得閃閃發亮,所以又被島民稱為日光岩。

從日光岩頂端向外望去,包括廈門島在內的數十裡海域儘收眼底,一覽無餘。

鼓浪嶼對麵的廈門港是鄭軍水師停泊地,是難得的深水良港,巨大的海船停泊於此,不用擔心潮汐起落而擱淺。

操練水師時,延平郡王鄭成功總會來到鼓浪嶼,登上日光岩的演練台,讓船上的水手們可以遠遠看到他的旗幟。

這日陳輝、王秀奇、楊朝棟、康幫彥等數十名大將齊聚日光岩,等待鄭成功下達戰前部署。

“達素、施琅率數百戰艦,已駛出泉州港,正向廈門襲來,其中有滿漢八旗步軍數萬,”

鄭成功臉上表情十分輕鬆,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兩廣水師和耿繼茂的兵馬也差不多到了,統帥是吳六奇。”

施琅早年是鄭芝龍部將,曾隨鄭芝龍降清。後來反正到明軍隊伍中,鄭成功對他頗為倚重。

不料施琅和其他將領發生矛盾,再次叛明降清,被清廷任命為同安副將,不久,又被提升為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

吳六奇曾深受永曆信任,被委任為潮汕總兵,執掌一方水師。清兵進攻潮汕時,吳六奇臨陣倒戈,將潮汕數十萬軍民屠戮一空。

戰後,吳六奇受到清廷嘉獎,官運亨通,現在已官至太子太保。

鄭成功攻打南京時,吳六奇趁機指揮兵馬攻擊南澳島,這次又響應達素、施琅的號召,統帥兩廣水師趕赴廈門參戰。

施、吳都是深受皇恩,又叛國降清之徒,東南明軍無不對此二人咬牙切齒,痛恨鄙視。

“施、吳二賊不堪一擊,”忠靖伯陳輝第一個請戰,“末將願帥戰艦二十艘,為大王逐退此賊。”

鄭成功並未立即回應,而是遙望大海,陷入沉思。

南京大敗,曾讓他悔恨不已,一度意誌消沉。隨著西南傳來各種消息,他又重新振作,心頭陰霾一掃而空。

他本以為昆明陷落,西南明軍覆滅已成定局,皇帝也逃不過殉國的厄運。哪知剛從南京回來,西南捷報就從各條隱秘渠道,輾轉傳到他手裡,竟是一場比一場輝煌。

十三年正月,磨盤山大捷,殲敵五萬。

八月初,李定國、馬寶出大理,連破數城,又誘敵入鶴慶,殲敵一萬有餘。

八月中,永曆親率大軍出通海,在新興州一帶連破三城,殲敵萬餘,繳獲糧草十萬石。

十四年初,永曆再次率大軍出安南,殲敵數萬,重奪安南兩府五州舊地。

一個又一個捷報,重新激起鄭成功的雄心壯誌,再不打出威風,東南就被西南蓋過去了。

桂王出身的永曆皇帝,曾讓他有點尷尬。

一方麵,他之前支持的是唐王,和桂王出身的兩廣朝廷有隔閡。另一方麵,永曆的德行也讓他有些看不上。

如果永曆有隆武那樣的氣節,他怎麼會不生死相隨呢?

如今永曆皇帝異軍突起,給他帶來了希望,也帶來了壓力。

東南明軍必須打出幾場足以定乾坤的大捷,才能讓鄭家在未來的政治格局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這次達素、施琅、吳六奇大舉來犯,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鄭成功之前已下定決心,揮師東渡,把荷蘭人徹底趕出寶島。以寶島為穩固後方,數百戰艦再無後顧之憂,屆時四處出擊,必能令東南各省聞風喪膽,人人自危。

有了這個功績,東南明軍才能重振聲威,與西南明軍一起屹立於天地之間。

要完成這一步,此戰就不能滿足於打沉幾條船,擊殺千把綠營這樣的小勝利。必須在此給清軍一個最沉重的打擊,給自己爭取到東渡寶島的寶貴時間。

如果清軍隻是小挫,主力退回泉州,明軍就隻能繼續留在廈門與清軍對峙,收複寶島的戰略就無法實施。

戰術上的小勝,即是戰略上的大敗。

他暗暗下定決心,此戰要完全消滅清廷五省水師,全殲達素帶來的南北綠營精銳。


最新小说: 奸臣重生後將死對頭拿下了 三角洲:我雞哥,開局監禁麥曉雯 SSS級神醫下山 重生提前一年囤貨,逃荒吃香喝辣 隋唐:從護隋到萬界稱帝 獨臂劍尊 天道親閨女在娃綜爆紅 靈魂互換後:攝政王在後宅殺瘋了 開局獲得超強異能,然後越級殺敵 不想升仙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