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把漢人當成奴才來使喚是事實,無論誰都不能辯駁,因此殺傷力很高,侮辱性極強。
王屏藩和張勇絞儘腦汁也想不出更加惡毒,更有效的詞語來反擊,隻能拚命往下三路去想。
兩軍對罵小半個時辰,王、張二人發現這麼下去,攻心計不但不能成功,反而自己的軍心有些動搖,連忙中止罵戰,再次發起進攻。
明軍贏了罵戰,士氣高昂連續擊破清軍的進攻。清軍不可能每一次都把戰死的同伴屍體帶走,所以明軍每一次都能繳獲幾具,十幾具盔甲。
一整天下來,明軍付出不少傷亡,卻也繳獲了不少戰利品。每繳獲一具盔甲,就能給明軍增加一點戰鬥力,王國衝決定繼續堅守下去。
王國衝還不厭其煩地通過烽火彙報個舊營的戰績,每次都是擊退清軍進攻,斬首二十,五十。
烽火不停地燃燒,向全滇南的軍官、士兵和百姓持續傳遞一個信息——個舊營還在堅守營盤,沒有投降,沒有退縮。
二十、五十這種數字也是王國衝精心考慮過,然後授意烽火台的士兵發出去的。
越真實,越微小的數字越能取信於人,也不會讓友軍誤判。發個斬首一千、兩千級,萬一友軍輕信,一窩蜂出來浪戰,被清軍擊敗,那就糟了。
夜裡,王國衝一個營帳一個營帳去打氣,鼓勵士兵們不要放棄,要有必勝的信心。
“大家堅持,堅持。這裡是我們的地盤,三天,五天,一定會有人來救我們。”
“陛下和晉王的大軍馬上就到,馬上就到……”
士兵們都是老油條,對這種鼓勁不以為然,有沒有援軍誰都不知道,這種鬼話也就新兵會信。
不過主帥親自到營帳鼓勵,令人有種親近之感,不管怎麼樣,平易近人的主帥總會比高高在上的主帥,更能博得一些好感。
……
清軍持續進攻,明軍持續防守。
兩三天後,王國衝發現傷亡已經有點無法忍受,主要是因為甲胄不足,傷員太多。
如果正常披甲,哪怕是棉甲,敵人的很多攻擊都不會導致士兵受傷。比如清軍拋射過來的箭矢,隻要有簡單的棉甲就能卸去絕大部分傷害。
可惜明軍連那種破爛都很少,繳獲的三四百具盔甲也隻能裝備突擊隊,普通士兵們一不小心就會被箭矢射傷。
很多士兵中一兩箭、兩三箭也不會馬上死亡,但是需要躺在軍營裡等待救治。
三天下來,各種傷員竟然達到五六百,缺少治療創傷的藥物,傷員們半夜發出痛苦的嚎叫,持續動搖著軍心。
誰能想到礦工需要打仗呢,礦場裡不會準備那麼多金瘡藥,不足以給那麼多中箭的士兵使用。青蒿草粉末倒是很多,可那是專門用來治療瘧疾的,在大冬天也沒有使用價值。
王國衝一籌莫展,再這麼下去,營內士兵會不會倒戈又重新成為值得警惕的問題。
排兵布陣,上陣殺敵並非王國衝的強項,銀子沒有了,各種承諾也說過了,他想不到有什麼辦法可以提振士氣。
清軍已經把營地團團圍住,在外麵虎視眈眈,他不敢率軍離開陣地突圍,連想都不敢想。
又一天戰鬥結束,黃昏清軍終於停止進攻的時候,王國衝看到疲憊的士兵已經有點泄氣,每天增加一兩百,兩三百傷員,士兵們難以長期堅持下去。
“我王國衝經曆過那麼多磨難,不至於死在這個破地方吧。為何要在古廟燒烽火,打擾了神明啊!失策,大大的失策。”
喜歡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請大家收藏:()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