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由榔召集雲南將領商議下一步計劃,磨刀霍霍向鄭柞的時候,方以智忽然從安南傳來一條重磅消息:
永曆十五年正月,痛失董鄂妃的愛新覺羅·福臨死於天花。兩天後,其子玄燁康熙)登基繼位,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鼇拜四個顧命大臣輔政。
朱由榔早就預料到順治帝快要完蛋,隻是記不清是哪個月份,因此看完密信,心情非常淡定,將信件交給眾將等人傳閱。
看完信件的將領們紛紛彈冠相慶,拍腿叫好,連平時沉默嚴肅的李定國也露出暢快笑意。
“酋首暴斃,快哉,快哉!”
“哈哈,哈哈,可惜不是我竇某等親手宰的,可惜了,可惜啊……”
將士們也許不信鬼神,但是天下氣運是肯定相信的。韃子這兩年接連打敗仗,氣勢已衰。酋首又忽然暴斃,這正是清廷衰亡,明廷中興的明顯預兆。
眾將高興了一陣,又一起向朱由榔道賀,都說清廷群龍無首之下,必會軍心潰散,天下大亂。
“恭喜陛下,韃子的氣運,看來是到頭嘍。”
馬寶、馬惟興等舊明軍係統的將領熱情高漲,均表示此乃天賜良機,此時大舉反攻必定所向披靡。
馮雙禮和劉晉戈也表示可以從三峽出川,進攻湖廣。湖廣的張長庚沒什麼了不起的,沒有洪承疇坐鎮,湖廣綠營都是土雞瓦狗罷了。
竇名望,吳子聖、高文貴等人則表示應該儘快對貴州發動進攻,一舉將吳三桂殲滅。
也有人提出,應該重新招降他,風雲變幻之際,此人有可能重新考慮投降。
“陛下,玄燁小兒不足九歲,無足掛齒。我等不如趁機大舉進攻,東南、西南、兩廣三路齊發,光複兩京十三省就在彈指之間了。”
麵對眾將的反攻熱情,朱由榔向李定國、白文選這兩個藩王看去。
白文選無可無不可,李定國則淡定得多。
因為欣喜過後,李定國也很快發現了其中的關鍵,那就是時間。
順治正月暴斃,而雲南明軍收到消息已是四月,中間已經過了三個多月時間。
民間消息傳遞較慢,從京師傳到兩廣,兩廣傳到安南,再從安南送回雲南,新聞早已成了舊聞。
吳三桂應該早就通過官方急遞得到消息,最遲不超過三月,隻是怕影響軍心,秘而不宣罷了。
如果吳三桂有任何投降的意思,應該在撤回貴州之前就和明廷談好條件。
既然吳三桂沒有這麼做,那種種舉動的目的就變得非常清晰,那就是趁著清廷無力南顧,西南清軍群龍無首之際擁兵自重。
滯留在貴州的諸多清將都極力配合,也證明順治的死沒有讓清軍上下士氣潰散。
因為生存危機,各山頭清將都抱緊了吳三桂這棵大樹,坐上了同一條賊船。
貴州在吳三桂的運作下,已經度過了最初的混亂,走向了團結。
吳三桂是如何做到的,他和多尼等滿洲八旗貴胄達成了什麼交易,所有人都不得而知。
隻是遙想從滇南的絕境,到現在的裂土為王,僅僅過了一個多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