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線發起進攻後,北線的明軍也開始有所行動。
在北線,越池、安沛一帶明軍近兩萬,全都是大名鼎鼎的鐵軍。
其中元江營、王弄山沙兵曾在安沛戰役中正麵擊敗宣光軍、鄭家軍主力,在安南名氣不小。
個舊營經過滇南一戰,更是紅得發紫,經過整編換裝,這支幾乎全是老兵的部隊戰鬥力飛漲。
天子發布討伐檄文後,他們征召了大量江船靠泊在碼頭,一副蓄勢待發,隨時要直撲升龍府的樣子。
他們在元江上遊,一旦登船順流而下,隻需要兩天時間就能抵達升龍城下。
雖然數量隻有兩萬,但他們背靠雲南,沒有後顧之憂,幾乎可以傾巢而出。
鄭柞對他們頗為忌憚,在升龍城上遊沿江修築了很多防禦工事,讓明軍不能沿南岸輕鬆行軍。
可惜北線明軍進攻升龍隻是一個幌子,真正的進攻方向是鄭家軍另一個兵力薄弱處。
十一月末,個舊營、元江營七千兵馬在越池登船,誓師出征。
他們沒有向下遊的升龍府進發,反而一頭鑽進李仙江,進攻上遊興化省。
興化是安南的邊疆省份,和宣光一樣,群山密布,隻有李仙江沿岸適合居住。
鄭柞沒想到明軍會對那個鬼地方感興趣,防守兵力並不多,更沒太多精銳。
在北線明軍進攻下,嘉興府、清水縣、陀北州相繼投降。
興化與外界溝通幾乎都要通過李仙江,三地被明軍占領後,興化其他州府的人隻能走山路繞道奉化,然後才能抵達升龍。
換做以前,明軍占領這幾個窮地方沒什麼大用,收益可能還沒有花掉的錢糧多。
因為溝通不會切底斷絕,興化剩下的奠邊府等還能憑借大山堅持幾個月,甚至幾年。
可能等外麵打完了,整個興化省還沒有完全淪陷。
現在就不太一樣了,明軍不再是北方的侵略者,反而搖身一變,成了吊民伐罪的義軍,是代表女王收複領地的自己人。
鄭柞不知道在明軍的宣傳攻勢下,興化還能堅持多長時間,隻好用那裡沒多少油水,占了也白占來安慰自己。
……
朱由榔接到一個又一個捷報後,馬上交給屈大均,用報紙向臣民公布好消息。
雖說打勝仗總比打敗仗強,他心中卻沒有太多欣喜,反而越來越謹慎小心。
因為鄭柞很小心地將精銳部隊藏在升龍、海陽、奉化、清化等幾個重鎮周邊,任憑風吹雨打也不輕易反擊。
比如說明軍派一半主力跑去打興化,就是想看看鄭家軍會不會趁機進攻越池、安沛。
可惜任憑明軍怎麼賣破綻,鄭柞也沒有主動反擊的意思,一副等著明軍來進攻的樣子。
兩軍打了近一個月,鄭家軍主力部隊幾乎沒有重大損失。
如果沒有收到李忠良的密報,見敵人如此龜縮,朱由榔肯定忍不住大肆掃蕩升龍府周邊縣城,把國都圍起來打。
如今清荷聯軍芒刺在背,任他再大膽也不敢將南線主力調得太遠,更不敢跑到升龍周邊與鄭家軍打消耗。
一旦被黏住,打成犬牙交錯的消耗戰,麵臨突襲想全身而退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