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廣州號抵達指定位置,是否按計劃拋錨還擊?”鄭經在一旁恭敬地請示。
“落錨還擊。第二組繼續頂上。”
“遵命!”
鄭經大聲應下,轉身向傳令兵傳達命令:“陛下有令,廣州號拋錨還擊,雷州號跟上,其他艦組準備。”
……
廣州號鐵甲艦冒著密集的岸防炮抵近岸邊,船上將士心裡一直窩著一股火——作為一艘船,連動力都沒有,還要友艦拖拽推頂,實在太丟人了。
他們距離輔助艦很近,友艦被轟中時,同袍的慘叫聲傳到耳朵裡,讓他們心裡非常難受。
終於等到旗艦傳來命令,船上指揮官立即扯著嗓子吼起來。
“落下前後錨。打開炮口,準備試射。”
“落錨,準備試射……”
船上官兵不斷傳遞著命令,隨著“哐啷,哐啷”的落錨聲響起,顛簸的船身穩定了許多。
炮兵們打開炮口擋板,用新炮附配的瞄準儀具調整諸元。
他們將炮口調得很高,沒有直接對準炮台,而是炮台後麵的山壁。
上士張永元是新晉炮兵,大明海軍學校的優秀畢業生。在那裡,他不但要向老炮兵學習操作技巧,還要向高薪聘請來的英國教官學習瞄準知識。
英國教官告訴他,炮彈發射後會形成一條拋物線,想要打得準,必須在發射前用矩規算好落點。如果第一炮沒打準,就要按口訣計算射擊諸元,微調到打準為止。
計算落點的方法很複雜,至於什麼原理,連英國教官也說不清。
“不打炮台,就打那塊突出的大石頭。”
張永元耳邊響起“嘭”的一聲巨響,身邊的船舷被打得來回震動,腳下的甲板也輕輕晃動了一下。那是炮彈打中他身側的船舷,因為覆蓋著鐵甲,船舷並沒有被洞穿。
他沒有驚慌,用眼睛盯著懸崖上一塊突出的巨石,在心裡默念著:“砸死他娘的清賊。”
“預備……發射。”
張永元身後的同袍點燃了火繩,他則從觀察孔死死盯著炮彈的軌跡。
“唉……沒中,”張永元在心裡輕歎一聲,又喊道:“炮口調高一度,向左偏兩度。”
張永元按剛算出的數字調整炮口朝向,另一個炮兵則用濕拖把伸進炮膛,麻利地清理炮壁。
按照朱由榔的理論,越精銳的炮兵,發射速度越快。如果清軍發射三輪的時間裡,明軍能發射五輪,那麼明軍三門炮就能當五門炮來使。
張永元一直按照這個標準要求自己——想要晉升尉官,不但要打得準,還要打得快。
“調整完畢,預備……發射。”
喜歡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請大家收藏:()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