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在珠江北岸重新布置防線,楊遇明在肇慶收拾殘兵敗將,本應是明軍乘勝追擊,一舉殲敵的好時機。
然而投降的城池實在太多,各路明軍在受降、肅清頑抗餘孽等雜事中牽扯精力,行動未免有些遲緩。
等局麵稍稍穩定,清軍早在慌亂中重新站穩腳跟,已沒有明軍渾水摸魚的空間。
六月初,明清兩軍進入相持階段,各路主帥紛紛派使者趕到廣州城下,向朱由榔請示下一步行動計劃。
朱由榔看著天女散花般的軍情地圖,有些哭笑不得。
因為楊遇明堅守肇慶,明軍被分割成好幾塊,一時間處於各自為戰的尷尬之中。
其中,吳三省率領的步兵第二師從廣西而來,被清兵擋在肇慶西北,西江上遊的小湘鎮;
羅義率領的步兵第六師出陽春、沿新興江一路北上,止步於新興江口的高要縣,與肇慶隔西江對峙。
張仙保率領的步兵第五師占領新會後,一路追擊清軍北上,攻下大量清軍據點。
然而在肇慶以東的思賢滘,張仙保也開始迷茫,不知道該向西進攻肇慶,還是去廣州城下與天子彙合,隻好先在江邊紮營,靜候天子安排。
總的來說,朱由榔讓各路明軍在廣州會師的計劃沒有成功。肇慶作為珠三角的門戶,在楊遇明的冷靜應對下,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麵對這個不大不小的失利,朱由榔沒法苛責手下。
肇慶鎖西江、新興江、北江三江咽喉,是廣東最關鍵的幾個戰略要衝之一。
永曆剛登基時,行在就設於肇慶,向西連接梧州,向東俯視廣州。
楊遇明堅守肇慶,而不是向東逃往廣州,證明他不是一個昏庸無能的統帥。各路明軍被限製,也在情理之中。
肇慶是必須要拿下的戰略要地,否則無法安心進攻廣州。隻是朱由榔掰手指數了又數,發現這個“老地方”有點不太好打。
肇慶附近總計三個步兵師,編製兵力兩萬出頭。然而,陽江出來的兩支部隊都曆經苦戰,實力肯定有所折損,隻能按六、七成實力計算。
朱由榔不知道肇慶清軍的具體人數,不過參謀部根據清軍的動向分析,給出的猜測是三萬五千左右。其中,至少兩萬野戰精銳。
普通駐防綠營戰鬥力不強,可在守城戰中,有野戰軍做為骨乾,他們也能發揮不小作用。
除了兵力不占優勢之外,進攻肇慶還有一個大麻煩,那就是三路明軍都缺少攻城重炮——吳三省千裡迢迢而來肯定沒有,陽江出來的兩個師走了幾百裡山路,更不可能有。
現在清軍都學精了,懂得在城外挖掘壕溝,防止明軍用火藥戰術炸塌城牆。不想附蟻攻城,隻能用重炮先轟塌城牆。
偏偏朱由榔絞儘腦汁,怎麼也想不出一個好辦法,把重達兩三千斤的攻城炮運到肇慶城下。
因為思賢滘是潮汐能影響的最遠端,沿江再往肇慶走,西江就不再隨潮汐而改變流向。
在思賢滘去肇慶的路上,還有一座名叫爛柯山的小型山脈攔在中間。
爛柯山雖然不大,卻極為險峻。西江從中間穿流而過,衝刷出一條名為羚羊峽的峽穀。該峽穀兩岸山壁陡峭,水流湍急,有小三峽之稱。
在和平時期,小型江船需要安排纖夫沿岸拉纖,以對抗水流的衝力。在水流特彆湍急處,還要利用絞盤,才能拖動江船逆流而上。
短短二十餘裡長的羚羊峽,就這樣成為一道天然關卡,將大型海船隔絕在下遊。
重達幾十萬斤的鐵甲艦就更不用說了,直接用人力根本不可能拉得動。鐵甲艦想要通過羚羊峽,隻能先派出步兵,把峽穀兩側的清軍據點全部掃清,再沿纖路布置大量絞盤,一小段一小段拉,或許有可能成功。
其他取巧方案,諸如拆下艦炮,用小船單個運輸等方法大同小異,無一例外,都要麵臨肇慶守軍的襲擊和阻撓。
思來想去,朱由榔決定使用最笨的方法解決問題。
首先,在廣西洲附近修一個簡易碼頭,把攻城重炮卸上岸;然後,沿鄉間道路繞過爛柯山,用人力推抵高要縣;最後,再想辦法把重炮運過西江,轟擊北岸的肇慶城。
現在這一路都是明軍領地,理論上很安全,沒什麼問題。
隻是這一路磨磨蹭蹭下來,怎麼也得三、四個月才能打下肇慶,說不定還要打到永曆十七年。
攻打肇慶遇到的種種困難讓朱由榔感慨良多,簡單思考可知,如果一直無法在野戰中大量殲滅清軍精銳,未來要攻打的險要關卡還很多。
比如說清遠、韶關、贛州、郴州一帶,到處都崇山峻嶺,哪一座城池都不好打。用這種笨方法打下去,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打到長江邊,又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打到京師。
一番深思熟慮後,朱由榔與鄭成功推心置腹,密議一整夜後,親自目送這位英雄離去。
就在大量軍需物資向肇慶傾斜,準備打一場大戰的準備期,朱由榔迎來兩個神秘訪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中一個是栗養誌、高進庫派來的,請求大明天子同意高雷廉鎮反正的密使。
在密使的描述中,栗、高兩人的反正條件很簡單,維持高雷廉鎮不撤銷即可。他們願以總兵、副總兵的身份,為大明征戰天下。
栗、高二人的言下之意,就是要繼續領兵,而且要領高雷廉鎮兵?
另一個是王國衝派回來的陽江使者。
陽江使者告訴朱由榔,自從明軍炮轟廣州的消息傳開後,高雷廉軍戰意全無,連夜從前線退回高州城。
第三步兵師的軍官本就全部是清軍俘虜組成,出自高雷廉鎮的軍官也有一些。比如說曾經的海安水師副將江起龍,現就在王國衝麾下任副營長。
王國衝抓住機會,派出幾個此人為說客,前往雷州遊說,沒想竟幫了倒忙。
因為江起龍告訴老上司栗養誌,想成為大明的禦林軍,必須經過改編。一些兵油子會被剔除,主帥也不予許擁有家丁,就是親兵隊也會縮小規模,隻保留一個千總隊級彆的直屬警衛隊。
這套實話實說的說辭讓栗、高二人大吃一驚,立即派人向王國衝表示,必須承諾不打散他們的部隊,否則他們不會投降。
王國衝沒辦法做這種保證,隻能讓栗、高二人派使者來麵聖。
“陛下,師長他知錯了,和江副營長一起自罰了二十大板,請陛下息怒。”
喜歡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請大家收藏:()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