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明軍收複海南島,還窩在騰越縣城的官員就不斷上書,請求追隨聖駕辦差。
在永曆十三年的困難局麵下,還不離不棄,追隨朝廷遷播至騰越縣城的文臣已經不多。除了馬吉翔及其同黨,其餘大多數都是對明廷較為忠誠的士人。
朱由榔雖然不喜歡他們迂腐的作風,然而對他們的忠誠卻沒什麼疑議。
一些有能力的文臣宦官,比如劉泌、劉茝、王惟華、李崇實等人,不是被天子招至身邊辦差,就是被派往新收複的領地赴任。
最後剩下的一批老邁,窩在偏僻的騰越縣城也不是辦法。本著物儘其用的原則,朱由榔讓他們走山路前往滇南,順著貿易路線下安南,再乘船至海南島聽用。
王皇後聽說此事後,連續發來好幾封家信,說什麼既然朝廷已經全部遷走,後宮留在騰越縣已沒什麼必要,不如和大臣們一同前往瓊州。
朱由榔枕邊空虛,行軍打仗時還好,平日生活確實有些不便,就同意了這個提議。
哪知後宮出行特彆麻煩,一直到永曆十六年中,一行人才坐江船抵達安南。
在升龍府,王皇後說太後旅途疲累,需要休息靜養,又磨蹭了兩三個月。
等他們再度乘船出海時,明軍已打下廣州城,於是王皇後決定過瓊州而不入,率眾直接來廣州過年。
除夕夜,行宮內的侍從將桃符板、將軍炭、門神植於門旁,傅申、鬼判、鐘馗等畫掛於室中,金銀八寶、西番經綸懸於床上,一片喜氣洋洋。
看到後宮佳麗齊至,朱由榔將暫時的困難拋於腦後,動用內庫的私人銀兩,對廣州城內休整的將士大肆封賞了一番。
一時間,廣州城內歡呼雷動,到處都是“大明萬歲”,“天子萬歲”的聲音。
就這樣,大明國在歡樂洋溢中辭去舊歲,進入永曆十七年。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朱由榔終於在溫柔鄉中拔出身來,宣旨召見各地趕來的使者。
從蜀地兩川到雲南、廣西,從暹羅到安南,從荷蘭到英、法、葡等歐羅巴諸國商站,都派來了賀歲使團。
一時間,廣州行宮內使者川流不息,一派“萬國來朝”的繁榮景象。
晚上,王皇後在寢宮置下美酒和八道小菜,和朱由榔雙人對飲。
幾杯下肚,王皇後放下酒杯,換上嚴肅的表情:“年關已過,過幾天,陛下又要忙於軍國大事了。有一件事已經拖不得,妾身還請陛下定奪。”
朱由榔奇怪問道:“哦?後宮諸事由你做主就好,實在不行問太後,能有我什麼事?”
“這事妾身沒法做主,”王皇後遙指了一下西南方向,“是安南那邊的事。”
“安南?”朱由榔忽然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安南出什麼事了?”
“陛下是一點兒也沒聽說?”
“安南那邊事情多了,朕哪知道皇後說的是哪一件。”
“唉!”
王皇後長歎一聲道:“今年年中以來,宣光、高平、廣南都派使者到升龍府,向安南女王大送禮物。就是鄭柞,也派了人過去。陛下都沒聽說嗎?過了六月,玉緣妹子就年滿十八,他們那些人,可都鬼著呢。”
“這個……”
朱由榔想起那一夜的荒唐,實在有點不好意思,臉都有點發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