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雖然是傳統官宦世家出身,卻向來反對重農抑商,認為工商皆本,主張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和工商業。
對於朝廷設立中央銀行,即將以白銀為擔保發行紙鈔的舉措,他不但大加讚賞,還在各種詩會中鼓吹,說這是永曆十七年最英明的新政之一。
至於大力發展股市,黃宗羲則有些拿不準,所以當他聽說屈大均要籌辦經濟專欄,才不惜自降身份加入報社,希望能通過內幕消息看清得失。
黃老板自顧自吹噓的時候,黃宗羲麵露微笑耐心傾聽,又下工地轉了半天,親自查看進度,以求細無遺漏。
回到報社,他根據見聞奮筆直書,炮製出一篇名為《佛山新炮廠初考》的文章,發在《廣州每日消息》增刊上,引起不小轟動。
黃宗羲本就是士、商兩界都極出名的大儒,有他的文章背書,很多人開始關注這個二線軍火商。甚至有傳聞稱,此廠已進入天子法眼,前途不可限量。
圍繞此話題,報社乘勝追擊,陸續采訪了碣石生員蔡應瑋、黃埔教官張永元等人。這些人都說,黃老板賣的火炮確實質量不錯,不說比彆家好很多,起碼用起來是放心的。
這些報道讓香江火炮廠的名氣迅速提升,很快就連廣州股票交易所副提舉鄭經也重視起來,詢問姚啟聖投行那邊準備得怎麼樣了,是否決定保薦。
就當屈大均準備打探下一條內幕時,報社卻迎來了一個奇怪訪客,指名道姓要見黃宗羲。
屈大均接見時,忍不住皺了皺眉頭,此人實在是太臭了,而且是又腥又臭,比普通漁民疍戶身上的味道還要大一些。
“小人桂山漁業公司張阿三,見過文曲星黃大老爺。”
“啊……張老板,請坐。”
屈大均沒想到這個年輕人其貌不揚,卻居然是個大老板,驚訝了半天之後,連忙將人迎進雅間看茶。
“我乃番禺屈大均,這家報社管事的,並非梨洲先生。張老板有什麼事,和屈某談也是一樣的……張老板彆站著了,請坐,請坐。”
“原來是屈大老爺,我們廣東的小文曲星啊!小人給您跪下磕個頭……”
“客氣了,屈某一介白身,張老板有話請講,無需行如此大禮。”
屈大均本就不拘小節,這兩年見過很多大老板在朝廷庇護下迅速起家,有些甚至能在禦前說上話,當然不會鄙視商人。
一番客氣之後,他終於弄清楚眼前年輕漁民的來意。
原來,自從明軍在永曆十五年反攻香江島,朱由榔就解除了禁漁令,鼓勵漁民出海捕魚,以緩解當時數十萬災民的糧食困境。
張阿生是香山縣桂山群島一帶的漁民後生,聽說朝廷用銀兩收購海魚的消息,很快聚攏起上百艘漁船,每天出海拉網捕魚。
桂山群島一帶是珠江口鹹、淡水交界,礁石又多,漁業資源很豐富。
以前漁民窮,不是海裡沒有魚,也不是海魚不好吃,而是因為魚離開海水很快就會死,捕多了很難賣出去。再加上城內漁霸壓榨,鹽價昂貴,這才讓漁村沒有銀錢來源。
既然朝廷無限量收,一百多艘漁船敞開拚命捕,有時運氣好,一天就能收獲五、六千斤海產。
按照平均每斤海魚五文錢算,桂山漁業公司每個月能賺回三、四百兩銀子,足夠幾個漁村的壯丁分了。
糧食危急緩解後,腦子靈活的張阿生又批量采購食鹽,為朝廷做起鹹魚來。
在以前,醃製鹹魚是不賺錢的買賣,因為每五斤魚就要用一斤鹽,而鹽比魚貴的多,鹽運司還吃拿卡要,做起來沒什麼利潤。
如今大明治下鹽價已經降到三四文一斤,醃製鹹魚開始變得有利可圖。再加上禦林軍的軍需部每月采購十幾萬斤,漁業公司又賺了一大筆。
屈大均知道在明軍剛登陸香江島的那段時間,漁民捕海產為緩解糧食困難出力甚多,於是肅然起敬道:“張老板為國分憂,生民無數,屈某佩服……張老板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我們那邊快沒有魚了。”
說到這裡,張阿生臉色露出苦澀的表情:“這兩年撈得太多,近海的魚越來越小,我們每天得花很長時間出海,才能捕到大魚。文曲星你不知道,離島越遠越危險,還不容易捕到魚……這樣下去,我們很快又要受窮了。”
“這……這事你應該找……應該找河泊所衙門吧。”
說起河泊所,張阿生充滿了鄙視。那個衙門曆來隻管收漁課,不欺壓漁民就不錯了,哪能為民分憂。
其實張阿生已經找到破解困局的方法——在桂山群島附近自己養魚。
“大海裡養魚?”
“沒錯,就是我們自己養。”
張阿生告訴屈大均,在海邊養海產的方法古已有之,最好養的是牡蠣、海蛤,找片海灘打下木樁,就幾乎不用打理。
比較麻煩的是養海魚,需要精心挑選避風海灣,然後用竹排和細密的漁網飼養,還要輔以大量木樁和鐵錨固定竹排,以防風暴肆虐。
好就好在桂山群島海灣眾多,適合養魚的避風處不少,如果能全部用來養魚,以後每天至少能收獲兩萬斤海產。
“還有蠔油。我們桂山島熬出來的蠔油可鮮了,至少五十文一斤。我想買上幾百口鐵鍋,再從香江島買煤熬汁。”
“這……你們想熬多少蠔油?”
“如果有錢買煤,我們每年至少能熬個十萬斤吧。”
這一番話,聽得屈大均目瞪口呆。
他從沒想過,眼前這個土裡土氣的年輕人居然能想出這麼龐大的計劃。每天兩萬斤魚,足可以養活一個縣的人,或者讓六萬海陸明軍頓頓吃上海鮮。
十萬斤蠔油,全廣東的老百姓都夠吃了,說不定還能遠銷湖廣、江西,甚至更遠的地方。
屈大均過了好久才緩過來,試探著問道:“那……屈某能幫上什麼忙呢?”
“我們需要銀子購買竹子、木樁、鐵器,用來軋製和固定竹排,還要購買鐵鍋、鹽和煤,嗯……還有糧食——所有男丁都要拉去乾活,就沒有人出海捕魚了。”
“你需要多少錢?”
“一萬兩。聽說廣州新開的股票交易所,可以籌得到錢。”
喜歡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請大家收藏:()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