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良心大炮_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95章 良心大炮(1 / 2)

房山明軍營內確實有幾個隨軍鐵匠,不過他們平時一般隻修補折斷或破損的兵器或盾牌,複雜一點的盔甲都難以修複,更彆提在野外環境下鑄炮了。

鑄造火炮可是門技術活,涉及從製作砂範到鏜削炮壁等好幾十道工序,不是隨便找個鄉村鐵匠就能勝任的。就算砂範、銅料或鐵料都有現成的,也沒那麼大的爐子去熔化幾千斤鐵水不是?

然而朱由榔似乎信心十足,在賀珍去挑選長矛兵的當口,他簡單吩咐過幾句製造要求之後,就讓崔千器去找鐵匠鑄“炮”。他自己甚至沒打算去現場巡視督造一番,可見胸有成竹。

賀珍很快在大寧、房山將士中挑選出一批精乾長矛手,帶到臨時清理出來的野外校場旁,交給李廣義進行隊列演練。

陳豹當時被西班牙大方陣打得痛不欲生,擊敗對手後,立即對西班牙軍官嚴刑拷打,好不容易掌握大方陣的各項要領,然後依瓢畫葫蘆對部下進行操練。

前往香江島求購武器的呂宋來客本就是高級軍官,對方陣基本掌握,所以他們被抓之後,向李廣義招供的排兵布陣要領相當多。

根據呂宋來客的描述,長矛手需要一行一行地排成實心方陣,既緊密又整齊。兩個士兵之間,左右間隔約兩尺,前後間隔約五尺七寸。八百四十一個長毛矛手站成二十九排,每排二十九人,正麵接敵的寬度大約九丈左右。

麵對騎兵時,外圍三排長矛手需要將長矛對著自己麵向的敵人斜插在地麵上,以左手和右腳固定,右手再抽出配劍或長刀以備不時之需。

麵對步兵衝擊時,則用右手將長矛舉過肩,然後用左手使勁向前戳,這樣戳刺的力量相當恐怖,甚至可以直接刺穿步兵所穿的重甲。

如果前三排的長矛手被敵人擊傷或擊斃,則由後排的士兵接替前排的位置繼續戰鬥。

在長矛方陣的四個角,分彆由一百火銃兵組成袖口陣。敵軍進入火銃射程後,他們以三段射的方式向敵人開火;當敵軍靠近時,他們則快速藏匿於長矛陣中繼續自由射擊。

這些戰鬥要領說起來很複雜,其實每個士兵要做的事情都比較簡單。尤其是長矛手,戰鬥開始前,把矛頭指向敵人後就是等待,等待敵人自己往矛頭上撞;戰鬥開始後,基本隻有一個動作——對正前方的敵人突刺,沒有其他事情要做。

對火銃手的要求稍微高一點,他們需要聽指揮對敵人輪流進行齊射,然後在最後一刻退入長矛陣的保護範圍內——這對警衛團的士兵而言根本不複雜。

賀珍看了半天,覺得房山和大寧的長矛手應該能勝任,又向李廣義問道:“我軍沒那麼多長矛兵,如果每個陣隻有五六百人,該怎麼辦呢?”

李廣義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果有六百二十五名長矛手,就得站成二十五排,禦敵寬度約八丈。四百八十四人則站成二十二排,禦敵寬度約七丈。”

這個計算速度讓賀珍十分驚訝,他忍不住繼續問道:“如果一千三百五十人呢?站成幾排?每排幾人?禦敵寬度幾何?”

“回賀將軍的話,站成三十六排,禦敵寬度約十一丈半,不過,這樣會多出來五十四人;站成三十七排則少十九人,禦敵寬度約十二丈。”

賀珍大為震驚,有點不敢相信眼前的年輕人竟會如此厲害。他立即讓士兵走上校場,按要求列陣。得出的結論和李廣義所說大差不差,人數方麵完全一致,禦敵寬度有一點點誤差,大概是士兵站位不標準之故,而不是李廣義算錯了。

“厲害啊!李兄,你簡直是個天才!”

賀珍對李廣義在排兵布陣方麵的才能十分佩服,又接著問道:“你怎麼會算得這樣快?”

“賀將軍過獎了,一千以內的開方術很簡單的,《九章算術》裡就有記載。卑職之前在誌靈軍校跟先生們學過,這是作戰參謀的基本功……額,現在應該叫黃埔軍校。”

賀珍之前就聽說過大明軍官學校,知道這類似於以前的武學,是禦林軍各級軍官學習排兵布陣的地方。聽說李廣義乃是軍校畢業,像撿到寶似的看著對方,心中有一種強烈的衝動,必須要說服此人成為自己的幕僚。

“還是多讀書好啊!李兄,有沒有考慮過從軍……”

“賀將軍見諒,家父不希望卑職從軍,所以卑職隻好進兵部當差。”

賀珍問了一句“你爹是誰”,然後招賢納士的熱情馬上對方的回答所澆滅。雷州知府可不是個小官,把兒子弄進兵部當差是應有之義,跑來大寧當幕僚確實是屈才了。

他很快收拾心情回到正題,在更深入的操練後又發現新的問題。

比如說方陣向前推進時,士兵們的步伐很容易混亂。西班牙人的解決方法是讓士兵聽鼓點前進,可眼前的長矛手都是各營臨時拚湊出來的,列個隊尚且困難,幾天時間哪裡學得會聽鼓點走路。

如果說方陣推進還可以用走走停停,不斷重整隊形來解決,另一個困難則像無米之炊,非常不好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賀珍向朱由榔報告,由於長矛不便在大山和叢林裡戰鬥,大家都習慣使用刀盾或者短槍。這些年夔東軍很少和騎兵對抗,沒準備太多長矛,接受過訓練的專業長矛手也嚴重不足。一番七湊八湊,在一萬多部眾裡隻勉強找到一千左右,這還是加上長槍手才得出的數字。

如果要弄三個方陣組成簡單的品字型犄角陣,則每個小方陣隻能分配三、四百長矛手,距離每陣八百多人還差得遠。

“哦?朕聽說長矛很容易練,一直向右刺就行。大家都是老兵了,馬上做一些長矛來應急不行嗎?”朱由榔好奇地問道。

“陛下明鑒,長矛太長了,必須用棗木來做矛杆才不容易斷,就這幾天功夫,實在找不到那麼多棗木啊!”

賀珍對長矛和長槍的區彆詳細解釋了一番,又說普通士兵趕鴨子上陣對付步兵不是不行,但是麵對騎兵可能會出大問題。主要是騎兵衝鋒時的氣勢太強了,排山倒海一般,專業長矛手知道隻要死扛不退,騎兵一般不敢強行衝陣。

普通士兵很少能忍得住不逃跑——這不是勇不勇氣的問題,而是人的本能問題。沒接受過專門訓練,很少人能克服對騎兵的恐懼。

朱由榔想了一下,提出一個大膽設想。既然長矛方陣隻有前三排在禦敵,後排隻是接替陣亡同袍的預備隊,那麼能不能減少後排的數量呢?

比如說每排二十二個士兵組成的方陣,理論上需要二十二排,總計四百八十四個長矛手。如果前後左右都隻排六排,那麼隻需要三百八十四人。


最新小说: 鬥破:開局綁定小醫仙,十倍反饋 攝政王彆急,太子妃要帶崽嫁你了 追光的霧 影視世界逆襲的炮灰 祖國分配對象後躺贏了[七零簽到] 無上大道 被吃絕戶?侯門主母重生殺瘋了 揚她骨灰後,瘋批帝王一夜白頭 表小姐今天也不想做皇後 侯府奶娘靠功德係統卷成大秦第一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