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曆二十年秋天的三個月裡,在崇明島成交的大宗商品數量驚人。
為了方便戰船停靠,明軍在島嶼南側的長江邊修建了很多軍用碼頭,結果被商人一個接一個以高價租用。
廣東豪商對各地運來的商品如饑似渴,無論多少都收。
由於各個碼頭的人實在太多,崇明本地的老百姓看到商機,挑著擔子在沿江堤壩上售賣吃食,久而久之,竟自發形成小吃一條街。
商人、水客和苦力都沒工夫回城吃飯,往往就在那裡解決吃飯問題。
那些穿著的廣東豪商們一邊吃蟹黃包邊談事,往往幾個包子的功夫,便在路邊談成幾百、上千兩的生意。
九月末,東北信風如約而至。
上千艘廣東商船運送軍需而來,此時艙內已塞滿在江浙采購的貨物。
在勁風的推動下,商船陸續出發南下。
由於九月後很少台風,這趟旅程不僅迅速,而且十分安全。
朱由榔的座駕也在南下的行列之內,經過近二十天疾馳,十一月初他已站在廣州的土地上。
北伐的一年半時間裡,廣州府又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北伐之前,戶部發行近八百萬元北伐國債,其中大部分由大明央行購買。
主持軍需部的鄭經拿到戶部轉交的紙鈔後,又全部投入軍需采購當中。
在天量訂單的催化下,軍火商、糧商、被服廠、鐵器廠、造車廠……幾乎半個廣州府的工廠都在玩命地擴大生產。
比如張阿生創辦的桂山漁業公司,上市後一直不溫不火。鹽價上漲導致鹹魚成本居高不下,蠔油的銷量又不夠多,沒給股民分多少股息。
但接到五百萬斤鹹魚的訂單後,他的夥計們全都發了瘋似的圍捕海灣裡的海魚。還好養了三年,海產足夠多,否則真不夠十萬明軍吃的。
廣州的幾家造車廠的境遇也差不多。
在北伐之前,朱由榔向他們定購了幾千輛輜重運輸車輛,要求每輛車都合適在京畿附近通行,裝載五十石糧食時,用一匹馬或者一頭牛即可拉動。
為了造出這樣的車,造車廠不約而同地選用鋼鐵製作車身和車輪,配上滾珠軸承和彈簧減震器。
確定車型後,又一夜之間就招募上千個學徒,日以繼夜地造車。
各大軍火商就更不用說了,三個字——玩命造。
為了給東南和西南的明軍配齊武器裝備,工廠通宵達旦地趕製,很多人一年下來,休息也沒有超過三天。
甚至還有報紙報道,有少量工人在工廠裡猝死。據說是無良老板太黑心,讓工人日以繼夜地乾活,不給工人睡覺的時間。
總而言之,在北伐之初,廣州、佛山和香江就變成了大工廠。不少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竟高達五兩銀子。
後來,北伐軍在江南、江西、湖廣又敲詐到幾百萬兩銀子。
朱由榔變本加厲,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戶部繼續發行國債。在一年半時間裡,大明央行為了購買國債,累計發行各類紙鈔超過一千萬元一千萬兩白銀或等價銅錢)。
所以,當他再次回到廣州時,廣東市麵上的紙鈔總量已超過兩千萬元。
對此,內閣首輔兼戶部尚書郭之奇憂心忡忡,認為正在流通的紙鈔實在太多了,多到令他有些害怕的地步。
“怕什麼呢?難道我們的準備金不夠嗎?”朱由榔很奇怪地問道。
“那倒不是,央行銀庫存了八百多萬兩白銀,準備金還是夠的。不過……我們一年半就花掉一千五百萬兩銀子,真的不會出事嗎?現在廣州物價飛漲,錢已經不值錢了。比如說雇短工,國朝十七年,月錢八百文便能雇到一個既壯實又勤快的,現在起碼要三兩。”
郭之奇細數這兩年的變化,很多東西都變得特彆貴。
比如說吃肉、喝酒、聽戲、雇車,總而言之,除了朝廷嚴密控製的米價沒漲多少,其他東西的價格幾乎都翻了一倍或者兩倍。
他認為,這就是朱由榔經常警告的通貨膨脹。他也記得很清楚,如果發生通貨膨脹就要減少印鈔,甚至完全停止印鈔。
但是,第二次北伐在即,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個時候減少軍需,無疑會拉前線的後腿。
所以,郭之奇這兩個月食不甘味,天天都在盤算如何節省開支,從文官手裡省點錢出來給軍隊。
九皇子一歲生辰的時候,他還上書勸諫不要大操大辦,以節省內庫開銷,搞得王皇後很不是滋味——安南的八皇子連名分都沒有,也沒過得這麼寒酸。
朱由榔聽完一番抱怨,又問朱慈煊要來物價統計的文冊。央行新設了調查統計司,每天都會對物價進行監視。
看了將近一刻鐘,朱由榔發現也不是所有東西都變貴,比如說大米。有些東西反倒變便宜了,比如說鹽、糖、茶葉、瓷器,還有西洋貨什麼的。
而且,很多東西都隻在廣州、佛山和香江島很貴,到了其他縣城,很快就恢複應有的價格。
朱由榔立即想到,這不應該叫通脹,應該叫消費升級。
三地物價騰貴的原因,就是進工廠的工人太有錢,開始敢於吃肉、喝酒。
至於人力貴就更好理解了,大量閒散勞動力都被招募到了工廠裡,街上基本沒有閒人。以前雇一個短工隻要八百文,那是因為人家沒得選,多便宜都得捏著鼻子乾。
現在各種工廠都在雇學徒,勞動力可以選擇進廠乾活,而不是做彆人的仆人。
“陛下,都是錢不值錢,有什麼不同嗎?”
郭之奇疑惑地發出一句提問,還沒等朱由榔反駁,又講起人力太貴引起的大麻煩。
比如說,同樣花十萬元,以前能雇一萬個人去東郊整地修路,乾滿一年;現在,則隻能雇到三、四千個人乾一年,或者一萬個人乾四個月。
天子已經取消了徭役,所以朝廷乾什麼都要雇人,在這方麵多出來的額外開支,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
郭之奇歎道:“這麼算起來,朝廷虧大了呀!我們辛辛苦苦收了兩倍的鑄幣稅,現在反倒要多花三倍的錢去雇人,何苦來哉?”
喜歡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請大家收藏:()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