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見小姑娘有趣,紛紛笑了起來。
“你這丫頭,精怪的很,杏花村離這裡不遠,姑娘應該不是第一回來吧?”
知夏如實說,“確實來過好幾回,之前還在這裡買過桑樹呢。”
“誒?”一人激動的指著知夏,“你一說買桑樹我就有印象了,好像是前年春天的事情了吧?”
知夏笑著答。
“大叔記性真好,我確實是前年春天來這裡買過桑樹,前前後後挖了好多棵呢。”
那大叔一笑,“也就前年見過你,往後還要桑樹不要?”
知夏點頭,“要的,大叔這邊要是還有,可以送到杏花村找一個叫陳大牛的,他會給你妥善安置。”
“行。”那大叔笑著說,“你剛才問我啥叫悄悄的進了門,這事我們可以跟你講了,不過你千萬彆傳出去,曹家那孩子是個可憐的,好不容易有個姑娘願意跟他,可不能因為我們將這事兒攪黃了。”
知夏滿口應下。
“那不能,我隻是愛聽八卦,可不愛傳八卦。”
大叔這才說,“是這樣,我們村有一戶曹姓人家,家裡不富裕,兩個孩子還不大的時候,父親就得病死了,母親憂思過度,又得沒日沒夜操持家務照顧兩個孩子,沒多久就一病不起,不出三年也跟著去了。”
“起初村裡見那倆孩子可憐,時不時給兩人送把米,端碗菜,好在倆孩子都爭氣,老大年紀還小的時候,家裡農活還乾不了,聽說挖藥賺錢,時不時就往鎮上藥鋪跑,厚著臉皮求藥鋪掌櫃教他認了些藥材,從十一歲起就開始進山挖藥打獵。”
“這孩子運氣不錯,每次進山,總能拎點東西出來,還帶著村裡不少人都進山挖到了東西,靠著這門手藝將弟弟養大,不想讓他跟自己一樣沒學問,還將弟弟送去書院念書。”
知夏一邊聽著,一邊點頭。
“確實不容易,不過你們村人真好,要是彆的村,看到孩子沒了爹娘,不將人欺負死都算好的了。”
大叔歎了口氣。
“嗐,誰都有難的時候,咱們村的人雖然都有私心,但人家都沒了爹娘,不至於眼睜睜看著兩個孩子餓死。”
“自從阿牛的弟弟開始念書,他負擔也大了,家裡又沒個長輩操持,今年十九了,也顧不上給自己說一門親事,這不昨夜,突然有個姑娘抱著包袱出現在他家門口,說要投奔他,阿牛也不好大半夜將姑娘趕出去,便暫且讓她住下了,今早還有人見她幫著兄弟倆洗衣做飯呢,這不就是悄悄進了門麼?”
知夏若有所思。
“昨夜進的門?那姑娘多大了?”她看著大叔問。
“具體多大沒問,看著十四五。”大叔看向知夏,“跟你差不多年紀。”
知夏和霜葉對視一眼,又回頭問。
“那阿牛的弟弟多大了?”
“比阿牛小六歲。”
知夏看著大叔,“大叔知道那姑娘是哪個村的嗎?”
大叔搖頭,“不知道,村裡有人問過,那姑娘不肯說,不過聽口音,應該就是咱們溪口鎮這一片的,我們猜想,肯定是她家裡知道曹家條件後,不同意她嫁阿牛才悄悄跑出來的,不然咋會單單去投奔阿牛?”
知夏點頭。
“大叔說的有道理。”熱鬨聽完,她也站起身來,“今天多謝幾位大叔給我講了個好聽的故事,我還得去牲口行辦事,就不叨擾了。”
幾位大叔忙擺手。
“姑娘慢走,空了再來啊。”
“一定。”
知夏笑了笑,轉身領著霜葉離開。
“霜葉姐姐,你說那個上曹家門的姑娘,會是林小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