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利川縣裡,鬱江公社!
周旭的事跡傳遍全鄉裡。
竟然是傳說當中的三等功!後來也慢慢的聽膩了,不過一群人對於周國平的羨慕又加重了一點。
兩個三等功直接提乾,差不多等於一個二等功,一個一等功則是有希望走到師長,當然說得是和平年代的約定俗成……咳咳。
當然一個三等功留隊是可以做到的。
未來分配工作鐵定都是能夠進入縣城,就算是當一個科員,那也是鐵飯碗,當然令人羨慕。
早上。
大隊隊長一如既往的繞著村子轉了一圈,然後去了曬穀場。
利川的過年有什麼特殊的呢?周旭唯一記得的就是,初一會吃湯圓,嗯……也許每家每戶也會吃吧。
今天是初一,在曬穀場待了一會兒,周國平回家吃湯圓去了。
因為周旭上次說過,讓周國平去申請複員的誌願兵·老兵補助,現在一個月有幾塊錢,加上工分,兩位老人家生活的質量可見的提升了很多。
周國平常見的還是會說幾句時代變了,除此之外,他心態也慢悠悠發生了轉變。
坐在門框上麵。
他拿著一碗湯圓:“今天怎麼這麼甜?”
“我多放了一點米酒在裡麵,你繼續吃吧。”
因為甜,周國平繼續抿了幾口湯,一口直接咕嚕下肚。
“哎!隊長!”
“大牛!”
周大牛是他們村子裡麵的郵遞員。
按照《那山那人那狗》裡麵的描述,一人一狗走了很久的山路送信過來。
“這裡有信和郵款要你簽收!”
現在郵政寄錢是需要本人簽收的,周國平聽到郵款就知道是自己兒子寄錢回來了。
同時間段在一旁聽的鄰居倒是好奇:“哇,他們走了快有兩三個月了吧?這應該是工資到了,嘖!國平,你兒子真有孝心!才發工資就給你寄錢回來了。”
一聽到錢。
這群人腰不疼了,肚子不餓了,也就跑過來湊湊湊……
“我聽說三等功也有獎金吧?哇?寄給你也有幾十塊了吧?”
就現在的物價,十塊錢能當未來一千塊錢重要。
郵遞員也不知道具體數額,拆起來信件。
一群人看過來。
周國平其實也好奇。
隻見到大寫了:“一百元!”
“一百塊錢?”
79年入伍的新兵第一年津貼一般是每月6元,第二年增加到7元,第三年8元,第四年10元,第五年15元,第六年20元……升職了工資也會跟著升。
“我記得隔壁村的呆子當兵了,一個月也才寄回來三四塊錢吧,你這一下子寄了一百塊錢?”
“三等功有這麼多的獎金嗎?書記你知道嗎?”
雖然不知道書記是什麼時候混過來的,但是村民還是看向了·見多識廣的書記。
“誰知道呀,我也沒有得過三等功!再說了,三等功都是本地革命委員會發獎金呀!?”
周國平也意外。
按道理,周旭就算把三等功的所有獎金寄回來也沒有這麼多錢吧?
“隊長,你拆信給我們湊湊?”
“對對對!我們也想要看看大功臣在部隊裡麵過的是什麼生活呢?”
周國平揉揉自己的額頭。
這群人嘰嘰喳喳的吵得他是耳巴子疼,他說道:“書記,我眼神不好,你讀過書的,你幫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