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局,我想將這個好消息通報給李局長,他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這時的李局長正在老領導趙副部長的辦公室當中。
他一來是來道彆。
晚上他就要乘坐火車返回沈陽城了。
二來是幫秦風領一枚勳章。
這是一枚二等功勳章。
秦風剛剛在東北工作,就解決了軍隊製式步槍的問題,而且還是當前最先進的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
我黨向來都是賞罰分明。
這個功績獲得一枚二等功勳章綽綽有餘。
當李局長剛剛回到招待所,準備收拾東西走人的時候,招待員就叫他去接了一通電話。
聽到電話上的內容後,李局長的表情極為精彩。
放下電話後,李局長愣了良久,這才放下電話苦笑道:“看來得把火車票給退了。”
隨即李局長又來到了趙副部長的辦公室。
趙副部長看到李局長的時候,奇怪道:“你不是晚上要回沈陽嗎?再不去火車站的話,就要趕不上趟了。”
李局長來到領導桌前坐下,臉上帶著笑容道:“我明天再回去,這個時候過來是想和領導通報一個好消息。”
“好消息?你說!”
趙副部長連忙放下手中的鋼筆,做出了一副傾聽的姿態。
李局長深吸一口道:“51廠的劉國華給我打了一通電話,他們生產了一種新式子彈。
這種子彈叫做覆銅鋼子彈,具體怎麼做的沒細說。
不過他說這種新式子彈可以節省八分之一的黃銅,而且生產成本僅有黃銅子彈的五分之一,一枚隻需要6分錢。
而且產量提上去了,生產成本可以壓縮到3分錢一枚。”
當時李局長聽到這個彙報的時候,也是無比的震撼。
他難以相信究竟怎麼才能做到這個地步。
如果不是劉國華親自向他彙報的話,他都以為這是在開玩笑呢。
“什麼?”
趙副部長此時也是滿臉的錯愕和震驚。
他也有些難以相信。
現在51廠一顆黃銅子彈的生產成本大約在2角錢左右。
生產成本這麼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材料成本太高。
而這種新式子彈隻需要八分之一的銅,成本也隻有黃銅子彈的三分之一,而且產能上來了之後,成本更是隻有黃銅子彈的七分之一。
這在趙副部長看來有些太過魔幻了一點。
“領導,一顆新式子彈隻需要1.2克銅,如果用黃銅的話,大約需要10克,一顆子彈就可以節省8.8克銅。
我們現在全國子彈產能大約是8000萬發上下。
光這裡我們就可以節省700噸黃銅。
我們以後生產的子彈越多,節省的銅就越多。”
“700噸銅?”
有了直觀的數據對比後,趙副部長更加震驚了。
這個數字對於龍國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要知道現在全國一共五座銅冶煉廠,全年產能3000噸。
而這3000噸的銅,首要優先保證電力供應和工業所需,其次才輪到彈藥生產。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這種覆銅鋼子彈對於龍國的意義有多大了。
不僅節省了大量的銅,還節省了成本,讓子彈不再成為部隊火力的桎梏。
甚至可以說,從此以後缺槍少彈的日子將一去不複返。
而且這樣的話,就算部隊將來全麵換裝新式自動步槍,子彈的生產也完全跟得上消耗,至少這個子彈的消耗是在龍國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總結一下就是這種覆銅鋼子彈對於龍國而言有著極為重大的戰略意義,也符合現在龍國以鋼代銅的戰略。
“等等,這技術是不是也和秦風同誌有關係?
我記得前些天你說秦風同誌可以解決子彈問題的。”
李局長點頭道:“對,就是在秦風同誌的指導下,51廠才生產出這種新式子彈的。”
“這——”
趙副部長看了一眼桌麵上的台曆,震撼道:“這才幾天時間啊,他是怎麼做到的?”
從鞍鋼那邊把設備運過去到現在十天時間不到,這麼厲害的新式子彈就造出來了?
而且這還是他們從未生產過的7.62毫米39毫米槍彈。
在沒有蘇熊圖紙的情況下,十天不到造出子彈,而且還具備巨大革新,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然而事實就擺在他們麵前,槍造出來了,配套的新式子彈也造出來了。
“天才我見過不少,可是這秦風都已經超出天才的範疇了。
西方有特斯拉、有牛頓、有愛因斯坦、有馮·卡門,而我們龍國或許也能夠出現一個震驚世界的世紀級天才。
他的存在,一定可以增強我們的國防實力。”
趙副部長話語當中充滿了對於秦風的肯定,也可以看出他對於秦風有多看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