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第一機器廠創立於1935年,前身是偽滿三菱機器株式會社。
1946年東北解放後,成為了第四機器製造廠。
而後蘇熊從東北撤退的時候,搶走了工廠90%以上的設備,導致工廠陷入癱瘓當中,根本就無法開工。
隨後東北解放,第四機器製造廠更名沈陽第一機器廠。
為了恢複生產,龍國不得不花高價從蘇熊進口了百餘台蘇熊的機床,才讓機器廠恢複生產。
而機器廠也比較爭氣,在去年就成功造出了六尺皮帶車床。
儘管這種車床屬於非常簡單的一種車床,但這也是龍國機械加工行業的開始,更是龍國工業的開始。
現在沈陽一機廠的任務就是製造111A型全齒輪車床。
該型車床主要用於齒輪箱部件和軸類零件進行加工,屬於非常核心的車床。
這台車床如果可以成功量產,對於龍國工業來說也有著重大意義。
讓龍國掌握了初步金屬切削機床的製造能力。
也正是如此,整個機器廠上下對此都非常重視,甚至連廠長楊興華都親自下場,投入到對111A型全齒輪車床的仿製工作當中。
楊興華並不是部隊轉業,他原本就是沈陽第四機器廠總工程師,曾在瑞士學習機械工程專業,屬於稀有的人才。
所以在解放後,他也成為了第一機器廠的廠長。
一名師傅拿著加工出來的齒輪眉頭緊鎖,嘴角露出了一絲無奈。
“廠長,這齒輪公差0.18毫米,遠沒有達到0.1毫米的加工精度。”
此時廠長楊興華手中也拿著一個齒輪。
而這個齒輪的公差則是達到了0.15毫米。
算上之前加工的齒輪,最接近設計指標0.1毫米加工精度的齒輪,也隻有0.11毫米的精度。
雖然他們把這台車床造出來了,可是這台機床加工精度不足,而且波動非常大。
加工零件完全看運氣,合格率非常低。
除了加工精度之外,還存在著車床齒輪撞擊聲很大的問題。
總結下來就是加工精度不夠、車床運行不穩定以及加工時車床齒輪發出撞擊聲。
這也意味著他們造出來的這台機床其實是不合格的。
不過他們也算是踏出了第一步,先解決了有和無的問題。
隻要他們能夠解決發現的三個問題,這台車床就可以投入到量產當中。
這對於龍國的機床製造和加工領域來說都有著十分重大意義。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工人快步小跑了過來。
“廠長——廠長——”
此時的楊興華正煩躁著,聽到工人的大呼小叫後,嗬斥道:“叫什麼叫?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聽到廠長的話後,工人連忙縮了下脖子,然後低聲道:“兵工局的秦副局長來了。”
兵工局?秦副局長?
他們機器廠隸屬於東北機械工業管理局,並不屬於兵工局領導,這什麼秦副局長這個時候跑來乾什麼?
“來就來了,我沒有時間接待他,看看哪個在值班,讓他去接待就行了。”
如果在平時的話,他肯定會出麵迎接的。
雖然不是他們機械工業管理局的,但畢竟是兵工局的領導,同屬於重工業部領導。
可現在他們廠正處於攻克111A型全齒輪車床的關鍵階段,哪有時間去接待什麼領導。
楊興華的觀念非常純粹,他現在腦海中隻有機器廠,隻有這台車床,天王老子來了他都不想搭理。
“可是他已經來了。”
“什麼?”
很快他們就聽到了一陣腳步聲傳來,隻見在車間門口站立著一道年輕的身影。
這道身影在發現了他們後,踱步向他們走來。
楊興華看著這道靠近的身影,眉頭緊鎖起來。
難道這是那位領導的秘書要責問他了?
哼!又不是他們局的領導,官威這麼大的嗎?
他已經打定主意,要去東北大區政府狀告這個兵工局領導。
現在已經是新時代,不是幾年前的東北了。
這道身影自然是秦風了。
他來到機器廠的行政樓後,並沒有見到他想要見到的廠長楊興華,又聽說楊廠長在這個車間當中,所以直接趕了過來。
看著所有人的目光都彙聚在自己的身上,秦風掃視了一圈後,問道:“請問誰是楊興華廠長?”
“我是,你是哪個?”
楊興華廠長拎著一個齒輪,很是不爽的看向秦風,語氣也充斥著質問。
秦風聞言有些莫名其妙,他和這位楊廠長又沒什麼過節。
不過他已經不是小年輕了,過了那個意氣風發,一言不合就乾架的年紀。
“我是東北兵工局副局長秦風。”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