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部長他們並沒有在沈陽一機廠待太長的時間。
在他們臨走之前,秦風也從陳部長手中接過了一枚二等功勳章。
這是組織上針對他成功研發AK47自動步槍頒發的勳章。
覆銅鋼子彈以及工業母機在之後自然也要進行論功行賞。
而陳部長沒想到的是,他這次來東北,驚喜不止這一個。
51廠廠長劉國華在聽到李局長回來了之後,便帶著秦風給他的兩參一改三結合改革計劃書找到了他。
可劉廠長沒想到的是,此時兵工局不止隻有李局長在,一正一副兩位部長也在兵工局。
他直接就帶著改革計劃書撞了上去。
李局長看著有些支支吾吾的劉國華,眉頭一皺喝道:“你怎麼娘們唧唧的,找我究竟有啥事啊?”
劉國華看了兩位領導一眼,話到嘴邊又吞了下去。
趙副部長見狀笑嗬嗬道:“怎麼?我們兩個老頭子在這裡不方便嗎?”
這話一出,直接讓劉廠長陣腳大亂,額頭都開始冒出冷汗了。
重工業部部長、重工業部副部長兼兵工總局局長,這還是劉廠長第一次見這麼大的官。
“不是不是,當然不是了——”
劉廠長咬了咬牙,直接將公文包當中的計劃書拿了出來,遞給了李局長。
“局長,這是秦副局在我們廠進行指導的時候留下的東西。
秦副局認為我們廠的管理模式存在重大問題,所以提出了這份改革意見,所以想要以我們廠為試點。”
廠製改革計劃書?
聽到劉廠長的話後,李局長和兩位部長都升起了濃厚的興趣。
陳部長眉毛一挑,看向劉廠長手中的計劃書道:“我們剛剛才見過秦風同誌,沒想到他還有東西在等著我們呢。
拿過來我看看是怎麼回事。”
陳部長發話了,劉廠長老老實實的將計劃書原本給遞了過去。
趙副部長也好奇的湊了過來,李局長隻能低眉順眼的待在領導邊上,不敢湊前去。
反正等下就可以看得著。
就是有些好奇,秦風提出的管理模式改革究竟是怎麼回事。
陳部長翻開了計劃書,當看到首頁的內容後,瞳孔微縮。
趙副部長也輕輕的吸了一口涼氣。
因為這份計劃上一上來就直接否定了繼承自蘇熊的馬鋼憲法。
認為蘇熊的管理模式並不適合龍國。
並且直接指出了馬鋼憲法的問題和局限性所在。
管理體係僵化、生產脫離實際、乾群關係疏離、規章製度不合理、分配存在平均主義————
當看到秦風指出的這些問題後,陳部長扭頭看了一眼趙副部長。
“你對於基層接觸的更多,對於這些問題你怎麼看?”
趙副部長深吸了一口氣,若有所思道:“現在各地的工廠的確存在著方方麵麵的問題,這幾點總結的非常到位。
主要是因為組織人才的素養有些良莠不齊,部分沒有工作經驗的被安排到了崗位上。
像是為了完成指標,盲目安排生產的事情發生的比較多。
也的確容易出現外行領導內行。
畢竟現在我們國家初立,也找不到那麼多的專業人才。”
這的確也是現在龍國所麵臨的實際問題。
龍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民才是占據人口比例最高的群體,工人的數量占比並不高。
更彆說是管理崗位的專業人員了,數量更少。
所以這也導致很多人都是趕鴨子上架,自然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陳部長點了點頭,然後繼續看了下去。
指出問題之後,接下來自然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了。
秦風在這份改革計劃上,對於兩參一改三結合的模式講述的非常清楚詳細,甚至舉了很多例子,顯得通俗易懂。
乾部參與勞動、工人參與管理。
當看到這裡的時候,趙副部長的眼眸亮了一下。
“這想法非常不錯啊,讓乾部參與勞動,了解一線生產情況,發現實際問題,這樣的確可以有助於大部分人轉變工作作風。
而讓工人參與更是奇思妙想,讓工人擁有主人翁意識,可以極大程度上調動勞動積極性。
有了這兩參,乾群關係可以得到極大的緩解,這個方法我看行。”
陳部長從趙副部長的話當中就聽出了他對於這條建議的高度認可。
而且他也認為這兩參非常不錯,直接命中要害,能夠切實的解決乾群關係疏離、生產脫離實際、管理體係僵化等問題。
對於改革不合理的規章製度,這點兩位領導自然也是認可的。
而當看到三結合的時候,趙副部長甚至發出了喝彩聲。
“妙啊,實在是太妙了。
將管理者的組織能力、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工人的實際操作經驗融為一體,這樣的話工廠就可以非常高效的運轉。
也可以有效解決現在工廠質量低、合格率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