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一機廠的車間當中,一台帶著大紅花的嶄新機床映入眼簾。
沈陽一機廠廠長楊興華興奮的對秦風說道:“秦副局,我們沈陽一機幸不辱命,造出了這台新式滾齒機。”
這台新式滾齒機正是一台40年代末期才研製出來的德製Lorenz的滾齒機。
這台滾齒機的公差僅有0.01毫米。
這個精度在這個時代也屬於世界一流的齒輪加工機床了。
“這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你們就把機床給造出來了?”
看到這台機床後,饒是秦風心中也滿是驚詫。
在他看來以沈陽一機廠當前的情況來說,想要造出第一台機床怎麼都要三個月以上的時間。
這一個月的時間就給造出來了,速度屬實有些驚人了。
楊興華並沒有立刻回答秦風的話,而是向不遠處一名身穿藏藍色工作服的青年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
秦風看到這個舉動,當即就明白,這台機床能這麼快誕生,和這個青年恐怕有著很大的關係。
當青年小跑過來後,帶著好奇的目光看向了秦風。
楊興華則是揭開了這名青年人的身份。
“秦局,他叫向峰,是剛從日耳曼留學歸來的碩士,學習的就是機床製造,而且在西門子工作過一段時間。
現在他是高精度機床項目的副組長兼任技術工程總師。”
高精度機床項目就是專門為了製造十一部高精度機床而專門設立的項目。
以向峰這個學曆和工作履曆,能夠擔任這個項目的副組長也在情理之中。
也難怪這台機床能這麼快造出來了,看來這個向峰是有真本事的。
向峰則是伸出雙手,看著秦風神色有些激動道:“秦副局長,當初你來慕尼黑工業大學講座的時候我還聽過您的講座。
我就是因為聽到您回國之後,所以才決定回國的。
很榮幸能夠在您的帶領下進行工作。”
雖然他們同是留學生,但秦風頂著三個博士的頭銜,在西方的留學圈子當中沒有聽過他的人並不多。
他也成為了很多留學生的榜樣和驕傲,所以他在留學生當中號召能力還是很強的。
這也是為什麼首長親自寫信邀請他回國的原因之一。
因為他這種擁有著頂級學曆的留學生都願意拋下一切,義無反顧的回來建設祖國。
再加上他一回來之後就被任命為東北兵工局副局長的職務,也讓很多留學生放下了心中的顧慮回國,從而造就了一次回國浪潮。
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300名留學生和華人華僑回國,為建設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了。
秦風握住了向峰的雙手,笑著說道:“榮幸談不上,都是為了祖國的強盛。
既然你們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造出了滾齒機,那麼剩下的十部機床你們大概多久的時間能夠全部造好?
這些機床對於我們來說至關重要,越早造出來越好。”
向峰聞言遲疑了一下方才說道:“秦局長,這滾齒機之所以能夠這麼快造出來。
一是因為由您提供的詳細圖紙。
二是因為一機廠這邊擁有著製造齒輪機的經驗。
三是因為我們廠這邊來了幾個手藝非常高的老師傅,他們手搓出來的零件公差超乎想象,堪稱神技。”
原來如此!
秦風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他就說沈陽一機廠怎麼能這麼快,原來是多項因素疊加到一起的。
特彆是最後一項非常關鍵。
看來這幾位手藝極高的老師傅,至少也是7級甚至是8級的高級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