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到了東北兵工局的時候,秦風便開始收集資料,也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他無意間發現兵工局就有一家小型的食品加工廠。
不過這個廠是一個小型的麵粉廠,叫做鐵西麵粉廠。
專供於軍區後勤部,用於製作炒麵、饅頭之類的麵類食品。
當得知這個情況,秦風就改變了主意。
他打算在這個鐵西麵粉廠的基礎上進行擴建生產線,同時擴充該廠的產能,將其打造成一個大型的食品加工廠。
在他未來的設想當中,這個廠的產品將會包含麵粉、豆類、肉食、壓縮餅乾、水果、各類型罐頭以及方便麵等。
這樣既可以解決部隊的野戰口糧問題,又能夠給兵工局創收。
特彆是方便麵這種食品,放到現代都是規模龐大的市場。
不過想要擴充生產線就必須要解決設備的問題。
讓沈機這邊製造這批設備是可行的,但沈機規模雖大,但任務已經非常繁重了。
像是食品加工設備並不屬於敏感設備,倒是可以考慮從蘇熊進口。
蘇熊到處都是坑,可現在龍國這個情況也隻能往坑裡踩。
秦風他之所以對蘇熊沒有任何好感,知道蘇熊到處都是坑,就是因為他曾經經曆過,踩過了坑,所以才知道這個蘇熊有多坑。
就拿156項重點項目舉例,舊設備當新設備賣,新設備翻倍賣這都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了。
最坑的就是他們不提供或者是惡意扣留核心圖紙,然後說是遺失了。
讓龍國這邊不得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
所以這個156項重點項目表麵上看起來是蘇熊對龍國的工業援助,但實際上是龍國花費了大量的資金換回來一些落後陳舊的設備。
這個工業援助並不是蘇熊的施舍,而是龍國全國上下四五億百姓節衣縮食換回來的。
這隻是蘇熊坑的一小方麵。
在貿易當中,他們強行拉高盧布和人民幣的彙率,用貿易的剪刀收割龍國。
龍國這邊不得以用更多的資金、資源用於換取盧布償還這筆債務。
總之這樁樁件件都是秦風親身經曆的。
也正是如此,他對於蘇熊沒有任何的好感,甚至對於這頭貪婪的蘇熊充滿了厭惡。
對於龍國來說,一頭被肢解的蘇熊才是好熊。
如果可以的話,他非常樂意在蘇熊解體的時候踹上一腳。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
對於秦風來說,當務之急就是發展龍國工業。
當龍國發展起來了,就不用再依靠任何國家了。
而局裡對秦風提出從蘇熊進口食品加工設備的時候卻有人提出了異議。
提出異議者正是副局長馬展,他也分管著局裡的財務,所以想要進口這批設備,就必須要經過他的手。
“現在局裡經費有限,是不可能花錢去擴充一個什麼食品廠的,想都彆想,我肯定不會批的。”
秦風看著眼前這名副局長,他能夠明顯感覺到此人對他的敵意,讓他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不過他深知很多莫名其妙的敵意都是有跡可循的,而且往往都伴隨著利益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