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月產能4000支,機槍月產能1000挺。
也就是說步槍的年產量將近5萬支,機槍一萬餘挺。
對於現在的龍國來說,已經算是比較不錯了。
不過趙廠長也說了這不是626廠的極限,現在還處於產能爬坡的狀態。
而且再過幾個月的時間部隊就要入半島作戰了。
屆時整個東北的軍工產業都要進入戰時生產狀態,626廠更是重中之重。
“等沈機那邊進入正軌之後,我將會抽出時間改進一下這款步槍,將機匣的切削工藝改成衝壓,將會大幅度縮短製造時間。”
現在切削一個機匣需要的時間是8個小時,但如果使用衝壓工藝的話,時間將會縮短到40分鐘的時間。
如果不是沒有高精度衝壓設備的話,秦風也不會采用這種費時費力的切削工藝。
趙廠長聞言自然是大喜過望。
如果能夠大幅度減少機匣的切削時間,那麼他們就可以大幅度提升生產效率了,月產能過萬都不會有任何問題。
在視察完626廠之後秦風並沒有馬上離開。
現在626廠的步槍和機槍生產都已經走上了正軌。
那麼就可以著手生產新的槍械了。
對於龍國來說,他們目前還缺乏一挺性能不錯的營連級機槍。
目前解放軍使用的營連級重機槍基本上都是九二式重機槍、勃朗寧中口徑機槍等,也全都是繳獲自日寇亦或者是果軍。
所以秦風現在就打算拿出一挺中口徑機槍用於取代這些已經落後的重機槍。
至於56式半自動步槍,也就是SKS半自動步槍,他覺得已經沒有必要裝備了。
一來是當前50式自動步槍的產能跟得上半島戰爭的需求。
雖然無法做到全軍大規模換裝,每個月換裝幾個師的部隊還是可以做到的。
畢竟現在不僅僅隻是626廠在生產,像是山城的296廠、山城90廠、華北兵工廠都在生產,每個月的產能大概能夠穩定在1.5萬支左右,換裝兩個步兵師肯定是夠了的。
這些產能也足以覆蓋前期進入半島作戰的誌願軍。
當然如果國家需要的話,他隨時可以把設計圖紙拿出來進行生產,所以在有了50式自動步槍的情況下,這款半自動步槍倒是不急。
而他這次拿出來的重機槍則是龍國在50年代末期才服役的57式重機槍。
這玩意也是在53式重機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
而53式重機槍則是蘇熊SGM中型機槍的國產版本,也就是拖著四個輪子的重機槍。
不過SGM機槍的輪子過於沉重且笨重,不適合龍國部隊的需求。
所以57式重機槍就把輪子給換成了三腳架,重量減輕到了29公斤,子彈用的則是7.62【表情】54毫米的機槍子彈。
性能對於龍國來說完全是夠用的。
至於可以取代輕機槍和重機槍的PK通用機槍,以目前龍國的工業基礎來說沒戲,所以隻能使用這些機槍過渡。
秦風用了兩個小時不到的時間就把全套圖紙給畫了出來,然後通知了趙廠長一聲就朝著沈陽第一機器廠去了。
以現在626廠的實力來說,在有圖紙的情況下造一挺重機槍根本就沒有什麼難度,所以這種小項目用不著他去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