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極其迅速地搭上病人的手腕。
不是常規的寸關尺定位。
他的手指如同彈琴般,在病人手腕幾個不同的點位飛快地按壓、感知。
同時另一隻手直接按在了病人劇烈起伏的胸口膻中穴附近。
感受著那裡麵如同拉風箱般混亂痙攣的氣息。
整個過程不到十秒!
“不是單純哮喘!”
“是肝氣亢逆,夾痰上衝,閉阻肺絡!引發了類似哮喘的‘哮證’!”
“常規支氣管擴張藥不對證!反而可能加劇氣機逆亂!”
他語速極快,卻條理清晰。
手上動作更快!
直接打開針包。
抽出三根細長的銀針。
出手如電!
一針直刺病人頭頂百會穴!
一針刺入胸口膻中穴!
最後一針,精準紮進腳背上的太衝穴!
深淺不一,手法迥異!
三針落下。
他屈指,在其中兩根針的針尾極有節奏地輕輕一彈。
嗡……
針尾發出幾乎不可聞的微弱震顫。
說來也怪!
就在這銀針震顫的瞬間!
那個原本呼吸極度困難、臉色青紫、瀕臨死亡的病人,猛地吸進了一大口氣!
如同溺水之人終於浮出水麵!
緊接著!
“咳!咳咳咳!”
他劇烈地咳嗽起來,吐出了一大口粘稠的、帶著泡沫的濃痰!
青紫色的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消退,慢慢恢複了一絲血色!
急促的呼吸,也逐漸變得平穩、順暢!
雖然人還虛弱地躺在地上,但任誰都看得出,那要命的危機,過去了!
靜!
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幕。
看著那個剛剛還被他們輕視的年輕娃娃。
看著那三根還在微微顫動的銀針。
這……這就解決了?
幾根針?
就這麼簡單?
把一群老專家都束手無策的致命急症,給當場摁住了?!
那位內科老專家張大了嘴巴,看著郭若毅,又看看地上的病人,半天說不出一個字。
臉上火辣辣的。
郭若毅卻沒有絲毫得意。
他仔細觀察著病人的情況,又調整了一下銀針的角度。
這才緩緩直起身。
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顯然,剛才那看似舉重若輕的幾下,對他的精神和體力消耗也極大。
秦牧不知何時走了過來。
他看了一眼地上的病人,對那還在發愣的老專家和家屬說道:
“沒事了。”
“讓他平躺休息一會,等氣息完全平穩再起身。”
然後,他目光掃過周圍那些震驚、疑惑、不可置信的目光。
淡淡開口,算是解釋,也是為徒弟正名:
“他叫郭若毅。”
“京都大學少年班畢業的。”
“家裡,世代軍醫。”
“是我的首徒,在‘九針局’,已經獨立接診很久了。”
這話讓眾人震驚不已!
“少年班?我的天!天才啊!”
“世代軍醫?怪不得這麼沉穩!”
“在九針局都能獨立接診?秦神醫親自認證的!”
“我剛才真是瞎了眼!還看不起人家!”
“原來小醫生才是真佛!”
議論的風向瞬間逆轉!
之前所有的輕視和懷疑,都化為了驚歎和敬佩!
那個剛剛被救過來的病人家屬,那個年輕女孩,更是直接對著郭若毅就要跪下。
“小神醫!謝謝你!謝謝你救了我爸!”
郭若毅趕緊把她扶住,臉有些紅。
“不用這樣,應該的。”
就在這時。
一個之前排在彆的隊伍裡的大媽,不再猶豫,率先走到了郭若毅那張空了很久的診桌前。
“那個……小郭醫生,我……我這老寒腿能幫看看不?”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
“小醫生,我這兩天頭暈得厲害……”
“郭醫生,我孫子老是咳嗽……”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圍到郭若毅的診桌旁。
隊伍,終於也排了起來。
雖然還不如秦牧那邊長。
但再也沒有人用懷疑的眼光看他。
每個人的眼神裡,都帶著信任和期待。
郭若毅深吸一口氣,坐回自己的位置。
開始認真地為每一個病人看診。
“阿姨,您這不是簡單的老寒腿,是肝腎有點虧虛,我給您紮兩針,再開個方子回去調理。”
“大爺,您這頭暈是頸椎的問題,壓迫了血管,我給您按一下,再教您幾個動作。”
他診斷精準,解釋耐心。
臉上或許還帶著一絲年輕人的青澀。
但手法那分沉穩和自身氣度,已經初具風範。
秦牧在一旁看著,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
這次義診。
對郭若毅而言,不僅僅是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
更是一次重要的洗禮和成長。
他從眾人輕視的“娃娃”,變成了備受尊敬的“小郭醫生”。
靠的,不是老師的名頭。
而是自己實實在在的本事。
喜歡透視神醫:夫人說治好才能回家請大家收藏:()透視神醫:夫人說治好才能回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