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年後沒出半月,襄陽城外忽然傳來馬蹄聲急促,探馬來報蒙古軍分兵襲擾樊城,襄陽一城上下頓時忙亂起來。李莫愁收拾好的行囊還擱在桌角,沒等動身去四川,戰火已燒到了家門口——黃蓉走前就已然囑咐過,若襄陽起戰事,務必幫襯呂文煥。因為她和呂文德那層關係幾乎是半公開了,呂文煥曾經喊過她一聲“嫂子”。也不知道他這聲嫂子是呂家本家大嫂還是郭府大嫂,黃蓉當時沒應也沒反駁,是以呂文煥便真當自己是郭府的“自家人”,捏著鼻子認了這層牽連,不敢違逆大哥的心意。)
戰事一開,呂文煥忙得腳不沾地,卻偏對李莫愁格外殷勤——送傷藥、遞兵報,連巡查營寨都要特意來問她要不要同去,眼底那點沒斷的心思,借著“共禦外敵”的由頭,又活絡起來。李莫愁雖不耐煩,卻記著黃蓉的囑托,再加上郭呂兩家因黃蓉和呂文德的關係本就微妙,她不願因這點嫌隙誤了戰事,便耐著性子應了。
這日兩人帶了幾名親兵,去江北樊城城外查探蒙古軍的布防。寒風卷著沙塵,遠處營帳隱約可見,李莫愁正凝神觀察,忽聽“咻”的一聲箭響,一支狼牙箭直奔她後心而來!她反應極快,正要側身避開,身旁的呂文煥卻猛地撲過來,伸手將她往旁邊一推——箭尖擦著李莫愁的衣袖飛過,結結實實紮進了呂文煥的肩胛,鮮血瞬間染透了他的月白錦袍。
“將軍!”親兵們驚呼著圍上來,呂文煥疼得臉色發白,卻還強撐著看向李莫愁,咧嘴想笑,聲音卻發顫:“李姑娘……你沒事吧?”
李莫愁愣住了,看著他肩胛插著的箭,箭羽還在顫,心裡頭一次不是冷意,竟是說不出的煩躁——這呂文煥,竟真敢替她擋箭!他那點本事,她再清楚不過,尋常小卒都能應付,偏要逞能做這英雄,還真就挨了箭。
這下她是真愁了,半點“莫愁”的模樣都沒了。呂文煥是為救她傷的,不照顧說不過去;可郭呂兩家關係本就敏感,她名義上是郭靖明媒正娶的“郭夫人”——外人哪曉得她這“郭夫人”隻是掛了個名,卻實實在在是二夫人?此刻單獨去照顧一個對自己存了心思的男子,傳出去既壞了她的名節,又怕攪亂郭呂兩家的關係,落人口實。
親兵抬著呂文煥回營,軍醫拔箭包紮時,呂文煥還時不時抬眼瞟她,眼裡藏著點期待。李莫愁站在帳外,望著營寨裡往來的士兵,眉頭擰得緊緊的——古墓打小的規矩、世俗的眼光、黃蓉的托付、郭靖的臉麵,纏得她心頭發悶。她對貞潔看得比什麼都重,如今卻被呂文煥這一箭,逼到了兩難的境地。
“罷了。”她低聲歎口氣,轉身進了帳——總不能真讓他因救自己落下病根,傳出去倒顯得她李莫愁冷血。隻是這照顧,得守好分寸,既要對得起黃蓉的托付,對得起呂文煥這一擋,更要守住自己的規矩,不能讓任何人說閒話。
帳內藥氣彌漫,呂文煥見她進來,眼裡亮了亮。李莫愁卻隻走到桌邊,拿起藥碗,語氣淡淡:“軍醫說這藥得趁熱喝,我幫你遞一碗,剩下的讓親兵伺候。”她刻意保持著距離,指尖遞藥時快得像碰了火,半點不沾他的手。
呂文煥接過藥,心裡雖有點失落,卻也不敢強求——他知道李莫愁的性子,能讓她親自遞藥,已是天大的“恩典”。看著她轉身要走的背影,他忽然低聲道:“李姑娘,我……我不是故意要勉強你,隻是當時……沒想那麼多。”
李莫愁腳步頓了頓,沒回頭,隻撂下句“好好養傷,彆誤了戰事”,便掀簾出了帳。帳外風更冷了,她望著遠處樊城的方向,心裡愁緒翻湧——這箭挨得,不僅沒斷了呂文煥的心思,反倒讓她纏上了甩不開的麻煩,想去四川找郭靖和龍兒的念頭,更迫切了。
喜歡黃蓉:請叫我黃軍師請大家收藏:()黃蓉:請叫我黃軍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