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集團總部地下三層,通往“啟明”實驗室的通道需要經過三重虹膜與指紋驗證,以及一道由趙紫涵親自設定的動態密碼門禁。
空氣裡彌漫著無菌環境特有的清冷氣息,與精密儀器低沉的嗡鳴交織,形成一種不同於外界任何實驗室的獨特氛圍。
這裡是趙家投入重金,在極短時間內打造出的絕密研發中心。
參與項目的核心成員都是從集團內部層層篩選出的頂尖人才,簽署了最嚴苛的保密協議,甚至部分人至今都不完全清楚自己研究的終極目標,隻以為是開發某種劃時代的醫療或環境監測設備。
實驗室內部燈火通明,劃分成數個區域。最核心的區域內,數名穿著防靜電服的研究員正圍著一個半人高、布滿各種探頭和線纜的複雜儀器忙碌著。
儀器外殼是臨時拚湊的,看起來有些粗糙,但其核心部件——一塊蝕刻著無數細微、遵循某種奇異韻律紋路的特種合金板,正散發著微弱的、肉眼難以察覺的能量波動。
這塊合金板上的紋路,正是秦楓提供的“簡化版聚靈符文”與“基礎感應陣紋”的結合體。
它並非直接彙聚靈氣,而是被設計成能與環境中某種特定波動產生共振,再通過精密的傳感器將這種共振轉化為電信號。
另一邊的實驗台上,則擺放著幾十個類似智能手環的裝置,但材質更為特殊,內部嵌有微型的生物電傳感器和一塊指甲蓋大小、同樣蝕刻了簡化符文的芯片。
這是“基礎體質篩查手環”的測試版。
趙紫涵站在觀察室內,透過巨大的隔音玻璃牆,看著外麵忙碌的景象,手心微微出汗。
距離家族考核的最後期限越來越近,項目的每一步推進都牽動著她的神經。
她幾乎將所有的私人時間和能調動的資源都投入到了這裡。
秦楓提供的“理論”和“能量模型”極其晦澀,充滿了無法用現有科學體係解釋的參數和假設。
研發團隊經曆了無數次失敗的嘗試,傳感器無法捕捉到所謂的“特異波動”,生物電反饋雜亂無章,符文的蝕刻精度要求極高,稍有偏差便毫無效果……
質疑和挫敗的情緒一度彌漫。
是趙紫涵以絕對的權威和秦楓偶爾通過她傳遞過來的、一針見血的點撥,強行將項目維持了下去。
此刻,正在進行的是第不知道多少次的“靈氣濃度探測儀”原型機實地測試。
測試地點並非外界,而是實驗室隔壁一個特製的、可以微量調節空氣中已知幾種惰性稀有氣體比例和靜電場強度的模擬艙。
“模擬艙參數設定,參照‘點b7’環境模型。”
趙紫涵通過內部通訊器下達指令,聲音保持著一貫的冷靜,但微微繃緊的下頜線暴露了她的緊張。
“點b7”是秦楓提供的一個坐標,指向東海市雲霧山脈某處靈氣稍濃的地點數據模型。
“收到。”
模擬艙內,各種參數開始調整。
原型機上的傳感器指示燈依次亮起,中間那塊符文合金板表麵的流光似乎活躍了一絲。
主控電腦屏幕上,原本雜亂無章的波形圖開始出現變化。
一條原本平直的基線,開始出現極其細微的、有規律的起伏!
“有信號了!”一名年輕的研究員忍不住低呼一聲,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