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天倒計時,像一道無形的鞭子,抽打著“槐花”集團的每一個角落。空氣裡都彌漫著焦灼的味道。戰略發展部通宵達旦,拿出了好幾套庫存清理方案,擺在陸信和蘇寧麵前,無非是降價、捆綁、渠道激勵這些常規手段。
“跟著e屁股後麵降價,咱們降得起嗎?”陸信煩躁地劃拉著方案,“人家底子厚,咱們這是割肉!”
蘇寧盯著那份方案,沒說話。她的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麵上敲擊著,腦海中係統界麵微微波動。【戰略決策支持係統】正將庫存壓力、環保趨勢、品牌形象、用戶心理等多重因素納入推演。
突然,一個念頭如同電光石火般閃過——為什麼不把“清庫存”這件被動挨打的事,變成一次主動的品牌攻勢和戰略布局?
她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銳光:“我們不單純降價。”
陸信和春苗都看向她。
“我們搞‘以舊換新’。”蘇寧語速加快,“但不是簡單的折價。用戶拿任何品牌的舊電飯煲、舊水壺來,都可以抵扣一定金額,換購我們符合新能效標準的‘槐花生活’新品。同時,我們額外給予一筆‘環保補貼’,強調我們回收舊電器,進行環保拆解,避免電子垃圾汙染。”
陸信愣住了:“以舊換新?還給補貼?那咱們不是虧得更多?”
“賬不能這麼算。”蘇寧走到白板前,快速畫著,“第一,這能快速吸引那些有換新需求、又對價格敏感的用戶,特彆是e降價主要衝擊的中低端市場。‘補貼’的概念比單純‘降價’聽起來更正向。第二,這能樹立我們負責任、有擔當的品牌形象,和e那種單純甩賣形成鮮明對比。第三,”她頓了頓,筆尖重重一點,“回收來的舊電器,不是垃圾!”
她看向聞訊趕來的周明和張師傅:“周明,你研究一下,這些舊電器裡,哪些部件、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塑料外殼?金屬發熱盤?哪怕隻是銅線,拆解出來也是資源!張師傅,你看看咱們的生產線,或者找合作的回收廠,能不能建立起一套拆解、分類、再利用的流程?”
周明眼睛一亮:“對!很多塑料經過處理後可以降級使用,比如做產品包裝托盤或者低強度結構件!金屬件更不用說!這能降低我們的原材料成本!”
張師傅搓著大手:“拆東西俺在行!就是這流程得規劃好,不然亂糟糟的。”
思路一打開,局麵仿佛豁然開朗。
“還有,”蘇寧補充道,“春苗,重點布局農村市場!利用咱們和槐花村合作社建立起來的聯係,把‘以舊換新+環保補貼’的活動下沉到鄉鎮去!農村市場對價格更敏感,舊電器存量也大,而且,‘槐花’這個名字在鄉下有根基,更容易被接受!這不僅是清庫存,更是讓咱們的新品,直接紮到最廣闊的土壤裡去!”
一套組合拳下來,原本愁雲慘淡的清庫存行動,被賦予了全新的戰略意義。集團上下再次動員起來,但這次的忙碌,帶著一種目標明確的亢奮。
市場部和公關部連夜修改宣傳方案,將“以舊換新,環保補貼,槐花助力綠色生活”作為核心口號,廣告畫麵不再是冷冰冰的價格數字,而是突出了新舊對比、回收利用的環保理念。
供應鏈和研發部配合,周明帶著人迅速搭建了一個小型的舊件分析實驗室,對各種回收來的舊電器進行拆解,評估可回收材料的種類和比例。張師傅則帶著幾個老技工,真的在廠區角落規劃出了一片“舊件拆解區”,雖然一開始顯得雜亂,但很快就有了一套粗具雛形的分揀、拆解流程。
農村市場的開拓則由春苗親自帶隊,聯合利通在鄉鎮的網點,以及槐花村合作社輻射開的關係網絡,將活動信息迅速擴散下去。宣傳語也更接地氣:“舊鍋舊壺彆亂扔,拿到槐花換新容,還有補貼送上門!”
活動推出的第一天,效果就超出了預期。
城市裡的利通專賣店和合作櫃台,前來谘詢和換購的人排起了小隊。很多用戶對“環保補貼”的概念感到新奇,覺得這樣換購“更值”,也樂意為環保做點貢獻。回收來的舊電器很快堆滿了臨時租賃的倉庫。
農村市場的反響更是熱烈。鄉鎮集市上,槐花和利通聯合設立的臨時換購點被圍得水泄不通。村民們把家裡用了十幾年、外殼發黃、甚至有些變形的舊電飯煲、舊水壺都拿了出來,換回嶄新、能效更高的“槐花生活”新品,還能拿到幾十塊錢的現金補貼,個個喜笑顏開。
“這鍋好看!聽說還省電!”
“咱家那老家夥早該換了,這下正好!”
“槐花這牌子,實誠!還想著咱農村!”
質樸的讚譽通過渠道反饋回來,讓集團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繼而充滿了乾勁。
拆解車間裡,機器轟鳴。周明穿著工裝,和工人們一起,將回收來的舊電器拆解。塑料外殼被分類破碎,金屬件被剝離出來,有用的線路板和元器件被小心取下檢測。雖然初期效率不高,也難免弄得灰頭土臉,但看著那些原本要被丟棄的“垃圾”重新變成可用的資源,每個人都覺得意義非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師傅甚至帶著人,用回收的塑料顆粒,試製了一批產品包裝盒內的緩衝墊,雖然粗糙了點,但成本極低,而且實實在在地印上了“使用回收材料”的標識。
九十天的倒計時在緊張的節奏中飛快流逝。庫存的舊款產品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而符合新能效標準的“炊雲2號”電飯煲、新一代恒溫水壺和電吹風,也在李博士、陳越團隊日夜不休的攻堅下,陸續完成了研發和試產。
“炊雲2號”在保持原有模糊邏輯和優秀口感的基礎上,通過優化加熱結構和保溫材料,能效提升了整整一個等級;新的恒溫水壺采用了更高效的加熱管和更好的隔熱層;電吹風則得益於自研的高效電機和風道優化,在同等風力和溫度下,耗電量顯著降低。
當第一批貼著嶄新能效標識的“槐花生活”新品,從改造後的生產線上緩緩流下時,所有人都忍不住歡呼起來。
趕在最後期限前,“槐花”不僅成功消化了絕大部分舊庫存,將損失降到了最低,更完成了全線產品的能效升級,並借此機會,將品牌影響力和銷售網絡更深地植入了廣袤的農村市場。
更重要的是,通過“以舊換新+環保補貼”這一係列操作,“槐花”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了技術創新、負責任、有溫度的品牌形象,與競爭對手形成了鮮明對比。不少媒體也對此進行了正麵報道,稱之為“一次危機下的漂亮轉身”。
【叮!成功應對政策變革危機,通過“以舊換新+環保補貼”等創新策略引領行業標準升級,實現庫存清理、新品迭代與品牌提升的多重目標,並成功開拓下沉市場。獎勵積分:500點!】
【當前總積分:2880點!】
積分再次逼近三千大關。但這一次,蘇寧感受到的,不再是積分數字的增長,而是一種企業韌性和戰略縱深的確立。危機沒有擊垮“槐花”,反而讓它學會了如何在逆風中調整帆索,如何將根須紮向更深處、更廣處。
站在新的起點,回望那驚心動魄的九十天,陸信感慨萬千:“這次,咱們算是真正在風浪裡,把船開穩了。”
蘇寧望向窗外,目光似乎穿透了城市,落在了那些剛剛用上“槐花”新品的鄉鎮農家。“船穩了,才好去更遠的海。”她輕聲道。
喜歡我在八零搞事業請大家收藏:()我在八零搞事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