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北海劇縣,國相府。
一身黑色常服的夏奈沿著朝著李賀的寢室疾行而去,他雖然步履匆匆,但是臉上卻是一片喜色。
沿著青石鋪就的道路上七彎八拐的走了有半刻,路過了兩道巡衛之後,夏奈才到了李賀寢室所在。他放緩了腳步,整了整衣裳,對著守在門口的婢女說道
“煩請稟告府君,夏奈有要事求見。”
那婢女見是夏奈,也沒敢多問,隻是施了一禮,說道“還請夏主簿稍後。”就轉身進了房內。
夏奈見那婢女進去傳話,就在門口肅立等候,隻過了十數息,那婢女就從房中走出,招呼夏奈入內。
夏奈對著那婢女微微點頭,隨後就走進了房內,沒幾步,他就見到了李賀。
此時李賀正依靠在榻上,一旁的李房正小心翼翼的喂他服藥。
李賀瞥見夏奈進來,他側了側身子,換了個舒服一點的姿勢,對著夏奈說道
“廣熙,你來了,剛才婢子說你有要務,不知所為何事?”
廣熙是夏奈的字。
夏奈見到形容枯槁的李賀,不禁感到心中傷感,就連麵上的喜色都隨著收斂。他躬身一禮,隨後輕聲說道
”回稟府君,是喜事。”
“前段時間府上收到劉毅的傳書,上麵說其在七日內將北海境內黃巾悉數擊破,北海儘複。我以為此人弄虛作假,怕氣到府君,就將此時暫且壓下,連夜派人去查驗。”
夏奈頗有些不好意思,李賀病重,將大部分事情都交給他來代為處理,結果他搞了個烏龍。
他在內心裡麵還有些責怪劉毅,這種事就不能說清楚些麼?隻說了一句七日內儘破黃巾四城,誰能相信!
“經過多方驗證,劉毅所言屬實。”他從自己袖中掏出了一卷帛書,“這是具體的經過。”
侍候在旁的李房伸手接過帛書,將其展在李賀麵前,在方便李賀閱讀的同時,他自己也想瞧瞧,那劉毅是怎麼樣七天攻下四城的。
劉毅等一行一人三馬共十八騎夜襲長驅直入
星夜兼程,轉戰千裡
遂七日,儘破四城!
李房看的心潮澎湃,居然不是他以為的不顧傷亡大軍進攻,而是隻憑借十八騎就敢去奪城。關鍵事情還給做成了!
他捫心自問,如果換作是他自己,這種事乾成一次肯定就會留在城裡鞏固成果,而這劉毅居然拋開已經打下的城池直接去下一個,一連攻下四城!
雖然隻是帛書上的寥寥百餘言,但是李房卻將整個事情在腦海中還原成了畫麵,並且越想越激動,越想越興奮,直到他聽到“撕拉”一聲輕響。
呃?
李房一下子回過神來,發現他在激動中沒有控製住力道,將帛書給扯成了兩半。
他兩手各持著半份帛書,尷尬的懸在半空,“府君,我”
他剛說幾個字就被李賀輕咳一聲打斷。
“無妨,我早就看完了,你舉著這帛書愣神已有半刻。”
李房聞言不禁有些訕訕,他將損壞的帛書收起,默默的退到了一邊。
李賀輕笑了一聲,說道,“阿房,我沒有怪你的意思,就連我這半截身子要入土的文人看到這都振奮不已,更遑論本就是習武之人。”
說完,李賀就轉頭對著夏奈吩咐道“夏主簿,準備筆墨。”說著他就強撐起身子打算下榻。
一旁的李房見狀慌忙上前勸阻道“府君,要寫什麼請夏主簿代筆便是,為何一定要親自執筆。”
確實,這段時間即便是夏主簿處理不了需要李賀親自過目的事宜,也都是由李賀口述,夏奈執筆。
哪知李賀擺了擺手,“此次不同以往,是要寫給家師的書信,為顯示誠意,不便讓人代筆。”
沒過多久,夏奈就研磨備筆完成,但是李賀卻遲遲沒有動筆,他沉吟了半晌,先是問了在身側侍立的李房。
“阿房,此前你也給他送過信,現在又知道了此事,你現在對他印象如何?”
李房聽到李賀的提問卻沒有著急回答,他細細的思量了一陣憋出了後八個字“著實敬佩,房不能及。”
李賀聞言笑著點了頭,他拈筆沾墨,一邊寫一邊說道,“不錯,此子有勇有謀,能想常人之不敢想,為常人之不敢為。”他先是讚同了一番,隨後語氣一轉,沉聲說道,“阿房,待我死後,你便去投劉毅去罷,日後你若是有心,代我照拂一下那些不成器的族人即可。”
李房聞言臉色大變,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還沒來及的說話,就聽到李賀對著夏奈吩咐道
“夏主簿,你替我擬一份奏表,言我自覺病重,時日無多,請辭北海相,並表平壽縣縣令劉毅為北海相。另外你把劉毅的曆次戰功,連同此次的也給寫上去,請朝廷委任官員的文書也不要壓了,一並送去雒陽。”
夏奈聞言臉色微變,卻沒有多說什麼,隻是躬身應諾,他本就在心中有所猜測,所以對李賀的決定隻是意外,並不驚訝。
李賀在這段時間撒了很多人情出去,絕大部分都是他一手經辦的,劉毅隻是其中之一,不過如今李府君又是送官,又是送人,顯然是定下決心,要把注壓在那劉毅身上。
夏奈在心中頗有些無語,李府君嘴上說著家族中全是不堪造就廢物,不想管他們死活,結果事到臨頭還是免不了要讓李房照拂。
他現在甚至有些懷疑,李賀送官送人,並不是為了義子李房,而是為了他那個似乎是漠不關心的家族,要不是他那些族人實在是愚蠢,貿然為官可能會害死全族,估計現在就不會有他寫奏表這檔子事了。
夏奈心中想了一堆,在臉色卻絲毫沒有表現出來,反正這些也不關他的事,李府君已經給了舉薦他到雒陽任職的薦書,自己現在隻要儘一個門下屬吏的義務就好,夏奈一念至此,便恭身一禮,轉身出去準備。
而跪在地上的李房見李賀將事情說完又在繼續書寫,連忙出言道“府君,房不要去那劉毅處,我聽聞有神醫名曰華佗,可治百病,我這就去將他尋來,替府君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