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忽然發現好像自己誤解了什麼,他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隨後問道“那?明廷的意思是?”
“這確實是我忽略了,你說的不錯,本來就是自己做過的事情,沒有什麼不好意思說的。隻不過,這事若是你們早些告訴我,就不是這番動作。”
太史慈正側耳恭聽,想知道劉毅的辦法是什麼,哪知道劉毅話音一轉,微笑道
“菜都快涼了,我們先吃完,等到回營再細說。”卻是賣了個關子。
此後劉毅就沒再提這一茬,幾人飯飽酒足後他還是按照既定的規劃巡視,一直到了傍晚時分方才轉頭回營。
回營後,劉毅先沒急著找太史慈敘話,而是自己把一天下來的見聞梳理了一遍。
根據今日的情況來看,下墨在太史慈的臨時管理下恢複的還不錯,而且從百姓的言語表情來看,普遍是對今後的生活持有樂觀的看法。而且也沒遇到什麼欺行霸市的情況。
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太史慈也沒有用什麼促進恢複的手段,算是收成有餘,進取不足。
但是劉毅覺得更大的可能是太史慈覺得沒有得到明確的授權,不方便開展過多的動作,畢竟他在夷安縣以及安丘縣的時候乾的可不賴。
然而他當時給太史慈的命令是代管下墨軍政,其實是已經給了足夠的權限。再多,那就要等國相的臨時委任書才行。
同主動傳謠的事情兩廂一對比,太史慈此次是該激進的時候沒激進,該保守的時候沒保守。
劉毅歎了口氣,對著帳外說道“阿木,去將子義喚來。”
隨著一聲“唯”,一陣腳步聲由近變遠,過了有半盞茶的時間,又是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
太史慈掀簾而入,先是抱拳施禮。
“慈拜見明廷。”
劉毅抬了抬手,示意他先就座。
“子義,宣傳的事情我思量過,既然你們有心,此事就交給你來負責。”劉毅注視著太史慈繼續說道
“不過,你們的辦法太過粗糙刻意,我告訴你一個方法。”
“先將此事在各縣大營中通傳,然後允許他們輪流按屯進縣城休整半日,如此即可。”
這有什麼關聯?
太史慈有些看不懂,第一項他自己也在做,可是這與休整有什麼關係?
他發現劉明廷經常有些他猜不透的想法,不過他現在也養成了個好習慣,不懂就問。
“明廷,請恕慈愚鈍,此兩者有何關聯?”
劉毅見太史慈沒想明白他的深意,不禁暗暗自得。他還挺享受這種被“名將”吹捧的感受的。
他矜持的笑了笑,對著太史慈解釋道,“如此有三樁好處。”
三樁?
太史慈頓時吃了一驚。
他沒發現有任何關聯的事情,居然有三樁好處,而他自己一項都沒能發現?
太史慈皺著眉頭,一下子有些不能接受,差點陷入自我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