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大將軍托我向您傳一句話。”
傳一句話?
劉毅聞言鬆了一口氣。
隻要不是“向你問好”就好辦,劉毅認為這種不動用真氣就看不穿實力境界的宦官實在是很討厭,未知的總感覺要比已知的恐怖。
隻不過帶話倒要看看會放什麼狠話。
劉毅思忖了一番,扯了扯嘴角“願聞其詳。”
黑袍宦官輕咳一聲,肅聲道“大將軍言,前事作罷,待到府君上計時,掃榻以待。”
?!
啥?
劉毅差點以為自己耳朵壞了,出現了幻聽。
確定是掃榻以待,而不是刀劍以待?
他眉頭緊蹙,不知道何進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這兩句話連起來就是很直白在說“以前的事情,咱們就算了,等你來雒陽交年度審計報告,歡迎你來做客。”
為什麼啊?難道是李賀背景的原因?
劉毅思來想去,隻能想到這一個解釋,不然他一個沒任何後台的兩千石國相,憑什麼能讓大權在握的萬石大將軍低頭服軟,主動示好?
其實劉毅隻猜對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是因為他現在已經在雒陽有了不小的名聲,否則怎麼可能隨便哪個人隻要靠上楊賜的邊,就能讓大將軍低頭認慫。
他並不知道,在雒陽一帶,乃至世家名士圈子,何進的評價其實是不錯的,有著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美譽。
就比如說孔融。
何進剛當上大將軍時,司徒楊賜派下屬孔融去送帖子給何進,表示祝賀,可能那時候大將軍府沒完工,道賀的人都是去河南尹府報道。
而孔融是什麼人?
孔子的後人!曆史地位擺在那,雖然孔融排不上嫡係,但也是孔氏家族的名人。
雖然他算是有來頭有名望,但是這個來頭名望在楊賜麵前就算不上什麼了,何進是楊賜的學生,因此在當天,何進就派他比較欣賞的後輩加屬官孔融給何進送帖子。
但是孔融對於給一個屠戶送貼子心裡是一百個不願意,然而楊賜是舉主,完全拒絕不了,隻能硬著頭皮前往。
估計孔融有心理包袱,所以不情不願的出發,一步三回頭,結果到河南尹府門口,一看人山人海。
來晚了!
這排隊要排到什麼時候?孔融想了一個辦法,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