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兩千石是分很多種的,九卿、郡太守、國相、偏將,中郎將等都屬於兩千石,但尊稱卻各不相同,能直接叫出郡守國相的專用尊稱“府君”確實要有點真材實料才行。
劉毅見糜齊問了,也沒打算隱瞞,“不錯,已受封為北海相。”
果然!
糜齊雖然他已經有所猜測,但還是忍不住心生感慨。
這也太快了!
他前些天才特意親自去打聽了劉毅的情報,這劉毅才二十許,並且沒有任何的背景,也就是說,確實如同此前獲得的信息那樣,從軍一年就從一介白身做到了如此地步!
原本做到千石雖然讓他感到驚訝,但是還是有不少的例子在的,也沒太過詫異,但是一轉眼,居然又升了一步,變成了實權兩千石!
他雖然知道劉毅的功績,但隻覺得劉毅最多會得到一些物質賞賜,想要再提拔幾乎不可能。
原因很簡單,在他看來,這種一千石到兩千石的大跨越,在劉毅沒有深厚背景的情況下,即便是有功績也很難變現。
因為在上一步就是青綬。
青紫、青紫、在漢家,青紫已經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征。
此時都是用青紫來代指高官顯貴,就是因為兩千石佩青,萬石佩紫,佩青帶紫,這簡直變成了一種漢家男兒的情懷。
而劉毅,弱冠之年,佩青。
眼見著麵前這個年紀輕輕的男子達成了無數人夢寐以求的人生目標,糜齊隻感覺到五味雜陳。
劉毅哪知道糜齊一下子想了這麼多,他看糜齊似乎沒啥要事隻是過來打個招呼,就不願意再多耽擱,說了一句“我尚有要事,糜管事,我們就此彆過。”便告辭離去。
糜齊望著劉毅遠去的背景駐足沉默了一陣,隨後返回了商隊,他對著幫他牽著馬的中年男子說道“我有要事需先行返回徐州拜見家主,你帶著商隊自行回返。”
咦?說好的不是這樣啊。
那中年男子以為真的出了什麼急事,建議道“不知管事是否需要動用飛奴?”
飛奴就是信鴿。
信鴿早在秦時期就會被用於傳信,張騫、班超也曾用信鴿給朝廷傳遞信息,但是因為信鴿傳信的信息量小,加上可能會遇到天敵等各種意外丟失信件,從而延誤消息傳遞或者乾脆泄密,所以通常作為不得已傳遞緊急信息時候的選擇。
漢家原本是有自己的官方飛奴傳信渠道的,不過因為長年的不重視,經常放“飛奴禦者”的鴿子不發薪水,所以這些養鴿人大多自謀生路,因此官方飛奴傳信基本是處於荒廢狀態的。
反而糜氏作為巨商,特意耗費不少錢財在各郡的治所部署了養鴿人,建立了郡一級的信鴿通訊渠道。
糜齊搖了搖頭,他此前也曾考慮過是否用飛奴傳信,因為剛好劇縣就有他們的飛奴傳信點,但是思慮一番之後他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
“因為涉事既多且密,不便動用飛奴。”
他是想要和家主當麵彙報劉毅之事的,飛奴那寥寥數句能說個啥?本來他還想等這件事忙完之後再回去向家主彙報,哪知道才過了沒一個月,這劉毅就從一個縣令變成了北海相!
他心中瞬間就湧起了危機感。
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巨富可不隻有他們糜氏而已,其他幾家也在各郡有消息渠道!
糜齊感到有些焦躁,他立即就定下決心,隨後又同中年男子叮囑了幾句,接著策馬離隊,揚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