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劉毅想了有近十息也沒琢磨出糜竺這樣乾的意圖。
雖然從職業上來講,金曹掾對於糜竺而言是專業對口,但問題是這者的差彆實在是太大了,兩者毫無可比性。
難道是不想做孝廉,以退為進?
也不大像啊?
糜竺現在還保持之俯首而拜的動作,就這樣一身不吭的晾著他顯然是最差的選擇,劉毅咬了咬牙,上前將其扶起,同時試探道
“子仲何至於此,若是不願為孝廉,吾自不會強人所難。”
糜竺被劉毅扶了一把之後就順勢起身,他聽到劉毅這麼說,連忙開口解釋。
“非是竺不識抬舉,不願為孝廉,實在是事出有因。”
就知道這事情沒這麼簡單!
劉毅心中微動,“哦?事出有因?我也覺得子仲選擇做金曹應該不是無的放矢,不知子仲可否告知?”
糜竺思忖了一番之後最終決定老實交代。
沒辦法,看劉府君的樣子,如果不給一個合理的解釋是肯定不會相信的。
他倒是很能理解劉府君的想法,換做是誰,遇到這種有孝廉不去做非要當個品軼攔腰砍一半的金曹掾也會認為其中定有蹊蹺。
編一個理由不是不行,但是糜竺覺得沒有必要,以後相處的時間還很長,坦誠相待才是正理,編了一個謊言之後就需要更多的謊言來彌補,這個淺顯的道理糜竺還是懂的。
而且,劉府君看起來也不大像好蒙騙的樣子,若是信口開河被劉府君看出了破綻,不說反目成仇,至少也會心生芥蒂,好不容易遇到個對商賈沒偏見的,糜竺可不願意自毀形象。
所以糜竺隻是稍微斟酌了一下措辭,就開始解釋。
“府君明鑒,竺之所以棄舉孝廉而選金曹掾,確實是有隱情。”
果然
劉毅聞言微微頷首,但他沒插話,隻是用眼神示意糜竺繼續。
“想必府君知曉,世人皆鄙夷商賈之徒,竺雖得府君抬愛,得舉孝廉,但是世間僅有一位府君,其餘人等之冷眼、鄙薄、排擠一如往昔,因此,即便是成為了孝廉郎,若無貴人相助,依然是仕途無望。”
這馬屁拍的
劉毅被吹捧的有些不好意思,不過糜竺的這句解釋他倒是能夠接受。
因為這確實是當世實情。
糜竺這就是在很直白的在說,我現在舉了孝廉也沒啥用,還不如跟著你混,等你哪一天發達了再提攜我。
糜竺歎了口氣,“再者,去歲蛾賊暴起,徐州各世家猝不及防之下皆有所失,竺作為糜氏家主,當以庇護家族為第一要務。”
原來如此
雖然糜竺說的沒有沒尾含含糊糊,但是劉毅還是聽懂了其中的意思。
這就是在暗指周圍世家有了損失打算瓜分糜氏回血。
劉毅抿了抿嘴,按照漢朝曆代對商人的尿性來看,糜竺有這種顧慮並不是杞人憂天,反而可能性極高。
“府君既有無妄境的實力,又做下如此大事,以弱冠之齡便領一方郡相,未來三公可期,竺求取金曹掾,既是想附驥府君一展所長,也是想借府君之威庇護家族。”
說完,糜竺一拜到底。
劉毅此時已經完全明白了糜竺的意思。
這是要投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