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一個都沒有說。
糜竺思忖了一陣,接著站起身來,對著劉毅躬身行了一禮,“秉府君,竺雖然知曉數人,但是時事推移,恐情勢有變,不敢輕易言說,若是因竺之言辭謬誤影響了府君決斷,竺萬死不能辭其咎。”
“竺請求再此次返回徐州之時再次核對查驗,待到確認無誤之後便立即稟告府君。”
嗯?
一個沒說?
按道理至少有幾個是有把握的吧?
不對勁
一開始劉毅還沒怎麼反應過來,後來他仔細一思索之後才發現了問題。
嗬好熟悉的套路。
他琢磨了一會,感覺糜竺這番說辭怎麼看怎麼像他前世對領導的說法。
在前世,劉毅也經常會遇到領導向他提問,但是其中絕大部分他都不會立即回答,哪怕他心裡清楚答案,他也會故意思考一會。
為何?
因為如果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會有一定的概率被認為是沒有好好思考,沒有過腦子,輕浮,往往還會被追問一句,“確認麼?再好好想想?”
等到那時,就會陷入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
直接回答確認吧,在先入為主的情況下會被認為是在是嘴強。
而思考一陣再回答,又會被懷疑有了錯誤也沒說,在硬挺。
有些非常謹慎的,說不定還會說一句,“不著急,你先去查一查,確認一下。”
在經過了一年多的社會毒打之後,劉毅遇到不熟悉的新領導提問,即便是他非常確認答案,也不會立刻回答,而是先思考一番,再說一句,“領導,我去查一下,保險一點,防止出差錯。”然後過個五六分鐘再回來說事。
這樣乾之後,反而效率提高了不少,沒有再被質疑過。
但這都是一年前的事情了,當了快一年的老大,劉毅都把一起的一些職場套路給忘了,直到現在糜竺給他來了類似的一出,讓他有了一種莫名的熟悉感之後,他才回憶起來。
不過他現在自己做了領導,換了一個角度思考問題,即便是知道了糜竺可能在套路他,他在不是特彆著急的情況下確實也覺得等糜竺再回去查勘一遍比較好,這樣比較放心。
否則萬一漏了一個人才,損失那就大了。
他現在心思也放寬了,被套路就被套路罷,隻要能把事情給做好,手下就算是在弄一些小手段,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
呃
劉毅悚然一驚。
他前世發現這個訣竅的時候,還在心裡麵輕視鄙夷過那些做領導的,覺得他們愚蠢。
現在看來,說不定自己的小伎倆早就被看穿了,隻是他們和自己現在的心態一樣,隻要能把事情做好,就看破不說破。
劉毅歎了口氣,也決定看破不說破,他對糜竺笑了笑,“子仲如此穩重,甚好。”
糜竺也滿臉笑容,躬身行禮,“必不負府君之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