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劉毅緩步進入內堂,隻見慕時已經在裡麵等候。
搬到北海相府以後劉毅就沒有到處亂跑過,因此方翁和慕時就養成了等他回來一起吃飯的習慣,除非他特意通知過晚上不回來就餐,否則方翁和慕時便會準時將飯菜備好等他回來。
劉毅還挺享受這種感覺的,因此除了特殊情況,他都會準時下班回來吃飯,決不拖延。
原本方翁是不同意與他和慕時同屋用餐的,隻不過這一次劉毅沒有遷就這老頭,在他的強製要求下,方翁隻能服從。
將簡單的晚餐用完後,劉毅將木箸輕輕放下,接著輕咳了一聲,對另一邊的方翁和慕時說道“方翁,芷瑜,明日我有事要去雒陽,歸期未定,你們自理便可。”
他隻是例行的出遠門前招呼一聲,卻沒想到慕時接過了話茬。
“大兄要去雒陽?可否幫姎帶一些信件?”
咦?
劉毅有些疑惑,“芷瑜在雒陽有人需要聯係?”
慕時微微頷首,“是的,大兄可記得姎曾說過已經同夫子取得了聯絡?夫子現在已經回到了雒陽,姎有好幾封信件,本想等到大兄上計之時再托大兄幫忙轉交,不過既然此時大兄便要去雒陽,就提前拜托大兄。”
原來如此
劉毅恍然點頭。
此事他有印象,心想既然是順路,那就幫帶著好了,幾份帛書而已,不耽誤事。
劉毅思量著說不得還能夠將慕時的夫子邀請來,給這個小丫頭一個驚喜。
不過他心裡這樣想,嘴上卻是另外一番說辭。“舉手之勞而已,芷瑜何須客套,若非此行緊急,說不得為兄都會帶著你前去。”
這是劉毅的一個習慣,事情沒做成之前不會先嚷嚷,與其事敗讓人失望,不如事成給予驚喜。
十二日後,雒陽。
劉毅此時雒陽的街道上策馬緩行,在他前方數步遠是負責引路的李房。
李房跟著李賀來過雒陽數次,在眾人中隻有他對雒陽比較熟悉,因此劉毅就讓其作為向導,在前方領路。
在劉毅身後的是太史慈以及他挑出來的二十名親衛。
太史慈落後劉毅半個馬頭,一言不發。非是他不想說話,而是他發現劉府君在進入了雒陽後,除了剛開始進城的一段時間興致頗高,後續不知為何就陰沉著臉,好似心事重重一般。
他雖然心中納悶,但是劉府君不願意說,他也不合適問,隻好也跟著不說話。
前方的李房本來就是個悶葫蘆,劉毅和太史慈也都是默然,這一靜默,肅殺之氣便起,讓這種隊伍在繁華的雒陽街道上顯得格格不入,附近行人似有所感,紛紛側目。
劉毅確實沒有注意到他這一支小小的隊伍已經成了附近的焦點,此刻他正暗自歎息。
這便是雒陽。
若是沒有變故,此時興盛繁華的雒陽城在數年後便毀於一旦。
董卓
劉毅不自覺的攥緊了韁繩,手指節都捏得發白。
就好似每一個穿越到抗戰時期的人都會想要阻止大屠殺一樣,穿越到漢末的人機會都不想讓雒陽之難發生。
在劉毅看來,這不僅僅是一場對於雒陽百姓的劫難,更是大漢的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