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卻不知道這個剛見麵的小夥子在打他女兒的心思,他此時已經發現了此前劉毅言語中被他忽略的一個問題。
名為毅?
芷瑜此前的信中曾講過自己被平壽縣令劉毅所救,難道就是此人?
不過一縣主官可不會特意乾送信的活,應當是彆有要務
他瞥了一眼身側的老朋友,隨後笑著對劉毅問道,“不知小友可是救了芷瑜的平壽縣縣令劉毅?”
盧植眼睛一亮。
原來是劉毅救了芷瑜!
剛才他還在納悶為什麼是劉毅給芷瑜送信,未曾想救芷瑜的就是劉毅。
作為蔡邕的好朋友,盧植也是認識慕時的。
在東觀校書期間盧植經常跑到蔡邕這裡來商討校書事宜,時常能看到一個跟著蔡邕學琴的小姑娘,蔡邕會在和盧植對弈的時候讓那個叫慕時小姑娘在一旁彈琴,美其名曰考校,一來二去盧植也就和這個小姑娘熟悉了,知道了其字為芷瑜。
當時盧植從蔡邕處知道了慕時的遭遇後還曾為此扼腕歎息,也為其被人所救感到慶幸,卻是沒細問救慕時的人叫什麼。
盧植聽到蔡邕問這個問題,不等劉毅說話就率先搶答道,“伯喈,他正是劉毅,不過如今可不是平壽縣令”
他說著便拖長了音調頓了一頓,直到蔡邕用探詢的眼神看向他,方才眉頭一挑,嘴角微微勾起,笑著說道,“伯喈你在此處蒙頭著書,不知外界訊息,如今宏遠可是北海國國相,在雒陽可是小有名聲!”
伯喈正是蔡邕的字。
蔡邕看了看自己的老朋友,又看了看麵前非常年輕的劉毅,心中頗為詫異。
如此年輕的兩千石!居然還在雒陽小有名聲?
而且從老朋友的言語之中可以看出對其應當非常欣賞!
姓劉
蔡邕心中瞬間閃過一個猜測。
難道是受皇帝看中的某個宗室子弟?
他心中隱隱有所猜測,但是不管如何,眼前的劉毅救了自己的弟子已經確鑿無疑。
蔡邕想到這裡,便對劉毅行了一禮,同時語帶謝意,“宏遠救助鄙人弟子之宜,邕在此謝過。”
他從前麵盧植的話中知道了劉毅字為宏遠。
劉毅哪還會讓蔡邕行禮,他不等蔡邕動作做完就一把將其扶起,“蔡公毋需言謝,慕縣令殉國之義我非常欽佩,救助慕時更是義不容辭,況且如今我已經認慕時為義妹,幫助她更是分內之事。”
義妹?
蔡邕聞言眉頭輕挑。
此前慕時的傳書裡可沒提過有義兄的事情或許是新認的,所以還沒有來得及傳書告知。
他思量了一瞬,就對劉毅說道,“宏遠若是有瑕,不妨隨我入內一敘。”
入內?
劉毅心中微動,立即頷首應允,“蔡公相邀,自無不可。”
蔡邕見到劉毅同意,就做了個請的姿勢,隨後便和盧植招呼了一聲,轉身帶路。
說是入內,其實就是到後麵的一個大屋子而已。
劉毅跟在蔡邕身後,剛繞開屋中的屏風,浦一見到屋內情景便心中一動。
這個房間內擺有四張桌案,四張桌案中有三張案後坐席空置著。
而最後一張桌案上擺著一張琴,以劉毅如今的目力,可以清晰的看到琴的尾部有些許燒焦的痕跡。